第6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的比较研究
6.3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增长
我们在本节转而观察作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典型国家中国的情形。为了与对世界经济的考察相对应,我们也在下面的表6.3中列出中国从2001至2015年新增非农就业的三个来源。表6.3指出,在本世纪第一个十五年中,第一个来源即每年总劳动力增量只在最初两年超过非农就业增量;从2004年开始,它就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后者。实际上,从2003年起,中国总劳动力增量就落到非农就业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说,中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中国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在这一点上,中国非农就业增长对新增社会总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表6.2列出的世界平均水平。
表6.3 中国新增非农就业来源,2001-2015年
年 |
非农劳动增量 | 总劳动力增量 | 失业减少 | 农业就业减少 | 比率和 |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
万人 | 万人 | % | 万人 | % | 万人 | % |
% |
|
2001 |
356 | 798 | 224.2 | -86 | -24.2 | -356 | -100.0 | 100.00 |
2002 | 242 | 572 | 236.9 | -89 | -36.9 | -242 | -100.0 |
100.00 |
2003 |
892 | 486 | 54.5 | -30 | -3.4 | 436 | 48.9 | 100.00 |
2004 | 1,903 | 555 | 29.2 | -27 | -1.4 | 1375 | 72.2 |
100.00 |
2005 |
1,771 | 395 | 22.3 | -12 | -0.7 | 1388 | 78.4 | 100.00 |
2006 | 1,832 | 339 | 18.5 | -8 | -0.4 | 1501 | 81.9 |
100.00 |
2007 |
1,553 | 326 | 21.0 | 17 | 1.1 | 1210 | 77.9 | 100.00 |
2008 |
1,051 | 299 | 28.5 | -56 | -5.3 | 808 | 76.9 | 100.00 |
2009 | 1,297 | 299 | 23.1 | -35 | -2.7 | 1033 | 79.6 |
100.00 |
2010 |
1,237 | 264 | 21.3 | 13 | 1.1 | 960 | 77.6 | 100.00 |
2011 | 1,652 | 329 | 19.9 | -14 | -0.8 | 1337 | 80.9 |
100.00 |
2012 |
1,105 | 279 | 25.2 | 5 | 0.5 | 821 | 74.3 | 100.00 |
2013 | 1,875 | 282 | 15.0 | -9 | -0.5 | 1602 | 85.4 |
100.00 |
2014 |
1,657 | 302 | 18.2 | -26 | -1.6 | 1381 | 83.3 | 100.00 |
2015 | 1,069 | 212 | 19.8 | -14 | -1.3 | 871 | 81.5 |
100.00 |
合计 |
19,490 | 5,737 | 29.4 | -371 | -1.9 | 14,124 | 72.5 | 100.00 |
年平均 | 1,299 | 382 | 29.4 | -25 | -1.9 | 942 | 72.5 |
100.00 |
注:总劳动力增量、非农劳动增量、农业就业减少、失业减少皆为相应指标的t年值-(t-1)年值。表内的“来自失业减少”负数值表示失业增加、“来自农业就业减少”负数值表示农业就业增加。总劳动力=总就业+失业。表中绝对数经过四舍五入,相对数按资料来源中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数据附录2:中国总劳动力、总就业、三产业就业、非农就业、失业和失业率,1952-2015年。
新增非农就业的第二个来源是原有失业者。在中国统计体系内,失业者仅仅指城镇非农失业者。和世界情形相同,表6.3指出中国原有失业者对新增非农就业的作用无足轻重。第一,中国的城镇失业数量很小,失业者即使全部在非农部门重新就业,也无法满足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例如,2010年中国城镇失业总数为908万,当年新增非农就业为1,237万,前者不到后者的四分之三。况且,若该年真的完全消除了失业,下年中国将失去新增非农就业的这个来源。第二,在这十五年中,中国即使能够减少城镇失业,减少的数量也极其有限,就此而向非农部门提供的劳动力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例如,中国失业在2010年减少了13万,仅占当年非农劳动增量的1%,可以完全忽视。第三,在表6.3列出的大部分年份内,中国的城镇失业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也就是说,失业群体不但不能为非农部门提供劳动力,反而要从每年社会新增劳动力中“取走”一部分,因此,和上一节揭示的世界情形相同,至少在本世纪第一个十五年中,中国的失业群体对非农劳动供给所起的主要是负作用。
所以,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来说,无论新增总劳动力还是失业者重新就业还是两者的总和,都远远无法满足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这样,中国非农部门增长所需要的大部分劳动力就只能源自原有的农业劳动力。在表6.3中,中国非农部门的增长从2003年起便主要依靠农业部门转出的劳动力供给,后者占非农部门新增就业的比重往往达到甚至超过80%。实际上,从总量看,在整个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五年内,中国新增的超过1.9亿非农就业中,源自农业就业减少的便达到1.4亿,比重超过了70%。
在讨论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时,我们指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绝对减少不是一回事。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所以,表6.3列出的“总劳动力增量”内,在初始意义上必然有一部分属于“农业劳动力增量”,另一部分才属于“非农劳动增量”或其他增量;因此,如果总劳动力增量全部进入非农部门,那么,“总劳动力增量”概念就必然包括农业劳动力转移概念。我们依然使用农业劳动力和总劳动力两者自然增长率相等的假设,计算总劳动力增量中的农业劳动力增量。我们得到的数据见表6.4第二列“总劳动力增量中的农业劳动力”。它与农业劳动力绝对减少之和便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
表6.4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新增非农就业,2001-2015年
|
非农劳动增量 | 总劳动力增量中的农业劳动力 | 农业就业减少 | 农业劳动力转移 |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数量 |
占非农劳动增量比 |
||
单位 | 万人 | 万人 | % | 万人 | % | 万人 |
% |
2001 |
356 | 396 | 111.2 | -356 | -100.0 | 40 | 11.2 |
2002 |
242 | 283 | 117.3 | -242 | -100.0 | 42 | 17.3 |
2003 | 892 | 240 | 27.0 | 436 | 48.9 | 676 |
75.8 |
2004 |
1,903 | 270 | 14.2 | 1375 | 72.2 | 1644 | 86.4 |
2005 | 1,771 | 183 | 10.3 | 1388 | 78.4 | 1571 |
88.7 |
2006 |
1,832 | 150 | 8.2 | 1501 | 81.9 | 1651 | 90.1 |
2007 |
1,553 | 137 | 8.8 | 1210 | 77.9 | 1347 |
86.8 |
2008 | 1,051 | 121 | 11.5 | 808 | 76.9 | 928 |
88.4 |
2009 |
1,297 | 117 | 9.0 | 1033 | 79.6 | 1150 | 88.7 |
2010 | 1,237 | 99 | 8.0 | 960 | 77.6 | 1059 |
85.6 |
2011 |
1,652 | 119 | 7.2 | 1337 | 80.9 | 1456 | 88.2 |
2012 | 1,105 | 96 | 8.7 | 821 | 74.3 | 917 |
83.0 |
2013 |
1,875 | 94 | 5.0 | 1602 | 85.4 | 1696 | 90.4 |
2014 | 1,657 | 94 | 5.7 | 1381 | 83.3 | 1475 |
89.0 |
2015 |
1,069 | 62 | 5.8 | 871 | 81.5 | 933 | 87.3 |
合计 | 19,490 | 2,461 | 12.6 | 14,124 | 72.5 | 16,585 |
85.1 |
年平均 | 1,299 | 164 | 12.6 | 942 | 72.5 | 1,106 |
85.1 |
注:农业劳动力转移=总劳动力增量中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就业减少、“农业就业减少”负数值表示农业就业增加。总劳动力=总就业+失业。表中绝对数经过四舍五入,相对数按资料来源中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参见表6.3
表6.4显示,一旦我们考虑新增社会总劳动力中含有的新增农业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五年内就全部成为正数。也就是说,即使在某些年份内,农业就业绝对增加,但增加的规模依然低于“自然”增长的农业劳动力,因此,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依然转移到了非农部门,经济中依然发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同时,在这十五年间,中国每年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有十二年接近或超过1,000万,有五年甚至接近或超过1,5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占新增非农就业的比重平均超过了85%。这里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计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假设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和社会总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相等。这个前提在中国应当不成立,农业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应当更高。考虑到这一点,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应当更大,占新增非农就业比重也更高。所以,虽然农业劳动力转移时多时少,但就这十五年整体而言,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中国非农就业扩张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和世界水平相比,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占新增非农就业的比重几乎翻了一倍。这一点进一步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高速度,并成为第二章图2.1和2.2揭示的中国农业就业占世界比重和中国农劳比两者快速下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