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一)

 

注意:

这里提供的试卷源于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回忆。

回忆者和本网页不保证试卷的正确性。

 

 

 

经济学试题(一)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504月)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

 

1.      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      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1αx21-α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      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20

11

42

34

12

23

13

02

30

 

4.    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 效用为u(.)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 L)为规模报酬不变,资本成本为r, 工资为w, 效用贴现率为β,人口增长率为n, 折旧为δ,请说明修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Y/L,说明趋向C/LK/L的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

 

5.      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六

《经济改革的经济学》

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教授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郑秀君

区域经济学专业  学号:0270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华盛顿共识”进行了反思,探索了“后华盛顿共识”,总结了关于“后华盛顿共识”的十二条结论,并总结了转轨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若干经验。

关键词 转型经济理论 华盛顿共识 后华盛顿共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东欧各国已处在经济危机的边缘,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减弱。加之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导致了东欧剧变。多数国家随之转向西方,纷纷照搬西方模式,在政治上实行多党议会制,经济上则向市场经济靠拢。

1.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

剧变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各种转型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但总括起来无外乎两种:以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理论和以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代表的“休克疗法”理论 。匈牙利由于有30多年的改革基础,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因而政府采纳了“渐进式”改革方案。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经济形势则恶劣得多,如波、南在1989年已陷入经济危机,外债负担过重、生产停滞、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等,因而相继采用了激进式的“休克疗法”。下文以匈、波两国为例,分别介绍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在实践中的调整。

“渐进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科尔内主张“渐进式”改革,他的主要观点是:(1)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功能良好的市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允许并鼓励人格化的所有制而非机构持股,主张按照市场原则出售、出租或卖给外人,不搞无偿奉送。“私有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步一步地变化是私营部门发展的特征。用骑兵进攻的方法建立私有财产是不可能的。”(2)强调保持“强有力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恢复预算平衡,加强企业的硬预算约束,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强调“政企分开”,杜绝政客与商人形成互利关系,确保透明。

1990年,匈政府出台了《民族复兴纲领》,提出采取“渐进过渡”方式,目标模式是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相结合、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欧洲福利市场经济”。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和外贸自由化,逐步使福林贬值并实现自由兑换,制定《私有化法》和《国有资产出售法》等法令,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领导私有化工作,强调私有化的“公开性、竞争性和监督性”,以直接向国内外出售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私有化。

“渐进式”改革虽使匈避免了经济的剧烈动荡,但无法避免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企业间债务扩大等问题。尤其是由于匈政府在执行货币财政政策中紧缩不力,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赤字不断增加,1994年已高达4500亿福林,占GDP8.6%。为此,1995年匈在“渐进式”改革中融入了适当的激进措施,实施紧缩经济战略,压缩国家行政开支,缩减社会福利支出,实行货币贬值和严格的财政金融政策。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从1997年开始,匈经济逐步复苏并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休克疗法的理论与实践。萨克斯为中东欧国家转型开出的药方是以“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为理论基础的“休克疗法”。他认为中东欧国家应当采取果敢而迅速的行动,实行一步到位的激进转型战略,包括:政府努力建立一种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价格;取消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通过私有化和对现有国有企业实行严厉约束来控制国有企业;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后来萨克斯又将其概括为“稳定化、自由化与私有化”,并称之为中东欧经济转型的三大支柱。

波兰于1990年首先采纳了萨克斯的建议,拉开了“休克疗法”的序幕。政府制定的《波兰稳定化纲领》提出,第一步是采取稳定经济和遏制通胀的措施:回笼货币,紧缩银根;大幅度削减对食品、原材料和能源的补贴,取消税收减免,以消除预算赤字;价格自由化,使90%以上的价格实现市场定价;在经常项目下实行兹罗提部分兑换,同时实现外贸自由化;实施限制性收入政策,通过惩罚性税收限制工资过快增长。第二步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法》、《国民投资基金会及其私有化法》、《再次私有化法》等一系列法令,以出售、招标、租赁大众私有化等方式实现私有化。

“休克疗法”使波兰治理“超级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稳定了宏观经济环境,但工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外债大幅度增加,失业率骤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93年,波政府对“休克疗法”进行及时调整,实行“波兰战略”,将合理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渐进的自由化及私有化政策相结合,实现了从“没有疗法的休克”到“没有休克的疗法”的转变。此后,波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率均大幅下降,财政状况得到改善,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正在腾飞的一只雄鹰[董鸥,2001年,第4849]

2.对华盛顿共识的反思

为了实现从原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了所谓“休克疗法”。10年过去了,这些后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已经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呢?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如表1所示。

1   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

  

GDP

下降年数

经济复苏后GDP是否下降

平均年GDP增长

1997GDP

1989=100

排名

1990~1993

1994~1997

1990~1997

波兰

斯洛文尼亚

捷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

匈牙利

乌兹别克斯坦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爱沙尼亚

克罗地亚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柯尔克兹斯坦

哈萨克斯坦

拉托维亚

马其顿

俄罗斯

土库曼斯坦

立陶宛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塔吉克斯坦

乌克兰

摩尔达维亚

乔治亚共和国

2

3

3

4

4

5

赖俊平:锁定问题,最优投资和契约理论

请点击下载:
upload/2007_07/07070914085526.doc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一)

 

注意:

这里提供的试卷源于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回忆。

回忆者和本网页不保证试卷的正确性。。

 

 

经济学试题(一)

200410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

1.效用函数u=Ax1α1x2α2 x3α3α1+α2+α3=1P=(P1, P2, P3), 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2.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3.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n+1),给定有n 个厂商。

 

4.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I=I(r,Y), Ir<0, IY>0, 政府采购为G, 真实货币需求m=m(r,Y), mr<0, mY>0, 消费为C.

 

5.给出生产函数为Y=Kα(AL) 1-α,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Y=AK, 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高级宏观经济学上课计划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胡景北

 

 

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改革的经济学

上课计划

 

周次

日期

 

专题

专题

主持人/报告人

1

09.11

 

开课确定选题

许永国

2

09.18

 

讲课 (推迟到925)

胡景北

3

09.25

 

讲课 (推迟时间另定)

胡景北

4

10.02

 

国定假日

胡景北

5

10.09

1

激进主义的公有化观点

孙明华 6560 71441207

6

10.16

2

私有化观点

王敬云 5558 0825 

刘建强

7

10.23

3

华盛顿共识

谢朝华  张文  6560 0593

李勇辉

8

10.30

4

后华盛顿共识

王月兴 6560 7289

郑秀君 6516 3762

9

11.06

5

私有化方法选择

尹兴宽 6561 79781301

10

11.13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八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10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教授

 

 

 

 

 

 

 

 

 

 

 

 

 

私有制与经济增长

 

 

 

 

 

 

   叶林祥(027008

 

 

 

 

 

 

 

 

 

私有制与经济增长

目录

 

1.导论……………………………………………………………………………………………2

2.模型定义………………………………………………………………………………………2

2.1        计量方程…………………………………………………………………………………… 2

2.2        变量………………………………………………………………………………………….2

2.3        数据………………………………………………………………………………………….3

3.           检验………………………………………………………………………………………….3

3.1        计量方程的简化…………………………………………………………………………….3

3.2        检验………………………………………………………………………………………….3

4对转型经济增长路径的解释……………………………………………………………………4

4.1对转型经济国家经济增长U型特征以及前苏联与非前苏联国家增长差异的解释………4

4.2对不同国家间增长差异的解释……………………………………………………………….6

5.结论………………………………………………………………………………………………7

6.参考文献…………………………………………………………………………………………7

1     解释转型经济增长U型特征………………………………………………………….5

2     解释不同转型国家之间增长的差异…………………………………………………..6

 

 

 

 

 

 

 

 

 

 

 

 

私有制与经济增长

一、导言

东欧及前苏联等转型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都呈现了一个U型特征,即经济在转型之初都大幅度下滑,然后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最后经济恢复增长。为什么转型经济增长呈现U型特征?另外同是转型国家,前苏联国家相对于东欧国家来说,开始下滑的幅度大,最后经济恢复的时间晚。为什么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与东欧国家有如此的不同?由Andrew Berg/Eduardo Borensztein/Ratna Sahay et al.所撰写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工作文稿,主要就是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模型定义

(一)计量方程

   Andrew Berg等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实证文选,首先就是要设立一个计量方程。研究转型经济增长问题时,计量方程左边可以是总产出水平也可以是总产出水平的增长率,主要是计量方程左边变量要和右边变量相一致,并且要便于实证研究。计量方程的初步形式可以假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