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北知青日记》部分内容照片

去年底,我把自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存的十六本日记以《胡景北知青日记》为名发布到网络上。当时我许诺把这些日记的照片也发布到网络上。这里,我先从十六本日记里随机选择16页,拍照后发布。随机选择的具体方式,是在微软excel的randbetween函数中分别填入这些日记本的起讫页码,得到16个随机数如下:

 9,34,136,176,237,324,428,496,517,670,726,794,878,952,1062,127

由于我的日记仅仅标注奇数页码,所以把上述随机数中的偶数减1获得奇数。纯奇数的16个“近似”随机数为

9,33,135,175,237,323,427,495,517,669,725,793,877,951,1061,127

这些页码的日记照片见下。公布日记照片的一个目的,是请网友们帮助发现文本版的知青日记依然存在的打字和其他错误。但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它们的真实性。2006年我在湘西参加扶贫时,一个农家孩子在简陋的小桌子上写作业的情景,让我想起自己当年在农村写日记的经历。回到上海后,我找出当年日记,并把第一本日记输入计算机,发布到网络上。和我谈论这些日记的朋友们,还有最初为此访问我的外国人,都没有对它们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我自己更没有想到这类问题。直到几年后,才有一位从中国到海外读博(并准备以知青为题材撰写博士论文)的人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我如何证明自己当年的日记是真的,如何证明自己在后来的年代中和输入计算机时没有改动它们等等。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下意识地出现“你凭什么怀疑我的当年日记有假”的感觉,因此很为不快。不过,也许和自己早已明白数据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有关,我迅速认识到对方问题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甚至感谢对方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把原件全部展示给对方并解释了对方提出的问题;对方后来确信了这些日记本身的真实性。

我把自己的知青日记“完整地准确地”(这是我年轻时官方关于学习马列毛理论的标准用词)整理出来、公布于众,它们就成了脱离我个人的公共产品,由外人和后人自由地评论。公布于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发现回顾个人历史时的巨大记忆误差。例如,我曾经认为自己在九一三事件后就发现毛本人的问题;而我的当年日记清楚地揭示了截然相反的“我”。我的日记同时清晰地表明,1976年时我笃信“四人帮”,并且认为抓捕他们是资本主义复辟而毫无保留地反对之。我相信我的日记所载明的这些想法亦存在于我的许许多多同龄人的头脑中。因此,这些日记应当对过来人认识当年的自己,对后人了解当年的真相,多少有所帮助。而在发布当年日记的工作中,我的个人责任就是保证它的真实性和计算机文本的可靠性。阅读我的知青日记的网友,尤其是利用这些日记了解中国青年在毛泽东政府时期的部分情形的网友与学者,同样需要确定它们的真实性和其计算机文本的可靠性。在我看来,把这些日记全部拍照并公布于众,是让公众尤其学者检验它们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可行方式。这里发布的随机选取的16页日记照片,只是一个尝试。对我的知青日记有兴趣并且希望看到更多照片或获得特定页码照片的网友,请在我的个人主页www.hujingbei.net上留言,或者写信到[email protected].

“夜话”2021年第3期,2021年2月17日

附:随机选取的《胡景北知青日记》部分照片

第一本(1-70页, 19710127-19710515),第9页

第二本(1-74页, 19710516-19710909),第33页

第三本(75-148页, 19710910-19720110),第135页

第四本(149-218页, 19720111-19720516),第175页

第五本(219-290页, 19720519-19721003),第237页

第六本(291-364页, 19721004-19730407),第323页

第七本(365-440页, 19730408-19730920),第427页

第八本(441-508页, 19730921-19740127),第495页

第九本(509-572页, 19740128-19740514),第517页

第十本(573-672页, 19740515-19741121),第669页

第十一本(673-740页, 19741122-19750407),第725页

第十二本(741-810页, 19750408-19750723),第793页

第十三本(811-902页, 19750724-19751219),第877页

第十四本(903-1000页, 19751220-19760522),第951页

第十五本(1001-1092页, 19760523-19761018),第1061页

第十六本(71-134页, 19780423-19780821),第127页

拜登应当直面美国部分公众的大选质疑

两天前,我对美国的推特等社交媒体禁止发布2020年大选“窃选”言论的做法提出批评,指出即使它们出于避免社会动乱的“善意”而这样做,它们的做法也无法避免动乱。果然,在当选总统拜登就职和准备就职的这几天,美国首都华盛顿集中了大批国民警卫队;美国的FBI公开警告在美国50个州的首府最近都可能出现因“窃选”而反对拜登就任总统的动乱;甚至美国六大军种的军头也破天荒地为此发表声明(这不由得让我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我国出现的各大军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支持中央的电报)。那么,是不是要全面封网,是不是苹果和安卓的手机系统要全面封停,以杜绝可能发生的动乱?

    我认为,目前的危机有很多原因。特朗普以“窃选”为借口否认自己败选当然是第一个原因。但是,就今天而言,特朗普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那些特朗普的支持者,美国其它人尤其是拜登如何做,以避免或至少大大缓和可能发生的动乱。

    回顾2016年美国大选和特朗普就职。在特朗普就职仪式的第二天,华盛顿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不少示威者甚至举着“特朗普不是我的总统(#Not My President)”的标语牌。不过,那时候,许多示威者信心百倍:特朗普通俄门一抓一个准,抓到后,特朗普肯定被弹劾下台。我便碰到过充满这样信心的人(不过,当通俄门调查结果令他们失望之时,他们在2016/2017年交替之际的愤怒和沮丧情绪已经缓解,同时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大选又为他们提供了令特朗普下台的新希望)。与此对比,今天不承认拜登为总统的示威者清楚地明白,无论窃选多么严重,拜登不可能因此下台,因为国会不可能弹劾他。我想,这样的心理预期也许是2016年的特朗普反对者能够和平示威、2020年特朗普支持者不容易心平气和的原因之一吧。

    特朗普不但在他的内阁否认败选,而且直接面向大众。特朗普和我们中国人熟悉的某位领导人当年搞文革的做法有不同又有类似。不同之处是特朗普在内阁中也声称本次大选存在严重窃选,而后者的想法对内阁秘而不宣;相同之处在于都直接面向大众(当然这中间也有巨大差别)。因此,无论特朗普现在是否被禁言,现在是否还对可能的动乱起直接作用,他的众多的支持者都可能用非和平的方式否认拜登的胜选。

    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胜选者的拜登,为了避免动乱,为了避免国家的损失和民主制度的损失,也应当直接面向大众,直接面向特朗普的支持者,直接回应特朗普支持者的要求。作为一个外人,我想,如果我是拜登,我会在这两天内向大众公开做出如下的明确表态:

    1.  我就职后将立即推动国会组建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调查2020年大选中可能出现的舞弊和违规现象;我并且建议由一位共和党人领导这个委员会。

    2.  如果该委员会确认在7个目前有争议的摇摆州中,两个摇摆州的舞弊和违规现象足以改变该两州的选举结果,我和副总统将立即辞去总统和副总统职位,而不管这两个州的选举结果变化是否会改变全国的选举结果,也不管国会是否会对我提出弹劾。

    3.  我本人如果被发现以任何形式参与了2020年大选舞弊,我将接受最严厉的刑罚并且不加以抗辩和上诉。

    4.  我尊重那些不承认我为总统的人。只要这些人以和平与合法的方式表达他们对2020年大选结果的异议和反对,我将呼吁、并在我任职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不得歧视这些异议者和反对者。

    5.  我呼吁社交平台撤销对2020大选阴谋论尤其窃选论的禁令,并且要求保障异议者和反对者的言论自由。

    6.  我任职后,将成立独立的专家委员会,检视2020年和其它各次大选的过程,研究从没有出现过严重大选舞弊指控的民主国家与地区(如德国、日本甚至中国台湾地区)的选举方法和程序,并提出改进美国大选方法和过程的建议。(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美国必须最终结束它的大选阴谋论文化。我在德国经历过两次大选。不但那两次,而且就我所知,在战后历次大选中,败选政党从没有对大选结果提出异议,而是承认败选且表示检讨自己选举策略和各项政策建议的不当之处,以便下次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当然,作为从政几十年的老牌政治家,拜登比我明智尤其老练得多,对美国和民主制度两者的感情也完全不是我能够比较的。我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美国领导人和人民大众能够充分利用宪政体制提供给他们的广阔空间,仔细地为不同意见尤其对立意见的人群找出妥协和沟通的方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严重动乱。到底如何做,还看美国人民尤其是它的精英阶层的政治智慧和自我节制。在这里,我为拜登祈祷、为美国祈祷!

“夜话”2021年第2期,2021年1月14日

对美国脸书和推特封号的批评

最近,美国大型网络平台推特和脸书关闭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极少数特朗普支持者的账号;美国的谷歌、苹果和亚马逊也分别从自己的应用商店下架或者下线了特朗普支持者众多的手机应用parler。对此,有朋友问我对这两件事的看法。我的总体看法是如果大型网络平台关闭特朗普账号尚可以商榷的话,它们封闭其它特朗普支持者、尤其不担任政府职务的特朗普支持者的账号,则是错误的。同时,各大应用商店下架parler等应用软件,也是错误的。这里,我就脸书和推特封号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特朗普本人在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上的账号是否应当关闭,我们也许需要更多的考虑。在我看来,一国总统,甚至一位政府官员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应当比普通人受到更多更严格的制度性约束。这是因为官员尤其高级官员的身份特殊,而一国元首的身份尤其特殊,其言论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除了官员尤其元首自我节制外,社会需要更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措施规范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在这样的法规和措施还没有颁布之前,社交媒体主动出面,关闭它们认为发布严重不当言论的特朗普账号,多少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合理性却又超越了社交媒体管理的权限。这是因为,除了法律规定和社会道义形成的共识外,无论社交媒体是否“善意”,社交媒体或建立社交媒体的公司本身不具备对“言论严重不当”的定义权利。因此,如果我们把达到封号标准的“言论不当严重程度”决定权交给社交媒体,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社交媒体封号。这是我们中国人都有的切身体会。所以,即使对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被封号,我们也必须三思而多加讨论。

其次,关闭支持特朗普的普通公民(即使仅涉及极少数人)社交媒体账号,则是明显的错误。社交媒体给出的封号理由是这些账号散布2020年大选被窃的言论。这里的问题依然在于社交媒体的越权。判断和确定2020年大选是否被窃,远远超出了社交媒体的权限。社交媒体例如推特和脸书作为公司和其管理者作为个人,完全可以反对和批评那些窃选的言论,但是作为社交媒体,他们没有这样的权限去阻止人们发布窃选言论。实际上,2016年大选后,脸书和推特上充满特朗普通过“通俄门”窃选的言论,但这两大社交媒体都对此完全置之不理。即使国会专案调查了通俄门并且没有得到通俄门的证据以后,这样的言论照样保持甚至有人再次发布在推特和脸书上。另一方面,窃选“阴谋论”在美国有着长久的历史。美国主要两党都经常使用这种阴谋论为自己的败选辩护,甚至使用这种阴谋论挑战选举结果。消除或至少基本消除窃选阴谋论,需要美国两党和公众共同与长期努力。而这样的言论,无论它针对某一次选举时是如何地错误,只要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法律,它都属于自由言论范围,社交媒体都没有权利因为这样的言论而封号。 

根据美国法律,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如果造成法律纠纷的话,社交媒体将被豁免民事责任。这样,如果有人在比如推特上发布错误并损害有关法人权益的言论,推特将不负有任何法律责任。所以,这一规定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特别保护了社交媒体公司,从而保护了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自由,保护发布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错误和不当言论的自由,尤其是保护有意识地发布错误和不当言论的自由。之所以需要保护人们有意识发布错误言论的自由,是因为我们常常无法确知发布错误言论的人是否有意为之。所以,为了实现言论自由,避免用“动机”来决定人们是否错误,我们必须容许人有意识地发布错误言论。因此,即使窃选论、阴谋论是错误的,我们也必须让人去讲。美国法律虽然允许社交媒体“善意地”删除言论,但第一它们必须非常节制地使用这一权利,尽可能缩小被自己“善意”删除的言论的范围;第二,像窃选论之类的言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属于所谓“善意”删除的言论范围,否则,人们对选举结果的质疑,就会永远被禁言;像2016年的那种当年被许多人当作合理的“通俄门”质疑(并且发展为国会的专门调查),未来将被禁止;而未来可能出现的真的窃选,也将被禁止质疑。这种“禁止质疑”的危险必须现在就被预防。

毫无疑问,美国的社交媒体如脸书和推特都为私人公司所创立和管理。私人公司有权让某人在自己平台上开设账号和发布言论,也有权不让某人这样做。这个理由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这里牵涉到私人公司的经营性质、上市与否和垄断程度三个方面。就公司经营性质来说,推特和脸书都类似于大百货公司。大百货公司面向所有的消费者,走进百货公司的门槛很低,比如着装基本整齐即可。但小型专卖店往往只面向特定人群,而不欢迎其它公众入店。例如,周大福珠宝店就用很小的铺面和严格的保安阻遏闲逛者。但百货公司内往往有许多闲逛的人。就上市与否来说,上市公司的股票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但非上市公司若发行股票,则只能面向特定人群。在这里,脸书和推特显然类似于大百货公司和上市公司:它们面向任何人。因此,除了法律规定的人群以外,它们不但不应当、而且不能够拒绝任何人在它们的社交媒体上建立账号和发布言论。就此而言,它们对特朗普支持者的封号,相当于百货公司不允许特朗普支持者入内、上市公司不允许特朗普支持者购买其股票,因此是完全错误的。

就垄断程度来说,脸书和推特在各自的社交媒体领域具有高度的垄断性。高度垄断性意味着,离开了它们,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论将很难被公众听到。而言论自由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言论可以为公众所知,而不局限于私下的小圈子。如果脸书和推特的垄断性很低,社会上存在许多互相竞争且垄断性低的社交媒体,脸书和推特限制某些人的进入,便不会对言论自由产生什么影响。例如,虽然周大福店阻遏闲逛者,但闲逛者依然可以在百货公司内的珠宝柜台甚至周大福设在百货公司的专柜前逗留。脸书和推特如果对某些人群封号,那就必须准备大幅度降低它们的垄断水平:不是被政府分拆,就是被新的竞争者即新的社交媒体平台夺去大量而非小部分市场份额。在这里,在推特和脸书封号的前提下,如果新的社交媒体平台被遏制,言论自由就被遏制。而这正是我们应当反对的。

当然,推特和脸书也许会说,它们封少数窃选论者的账号,是为了避免社会动乱。在这里,它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如果封号禁言就能够避免动乱,动乱就太容易避免了。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仅靠封号禁言,动乱根本不可能避免。民主国家对大范围出现的窃选谣言(我本人不相信2020年美国大选存在大规模窃选)的应对方式,是直面它,是针对每一个窃选指控给出合乎法律的驳斥,是像比如通俄门调查那样对全国选民做出说明,而不是禁言。禁言只会让窃选论更加盛行,让更多人怀疑可能存在窃选(否则为什么要禁言呢?),从而进一步推动动乱;禁言还在美国历史上开创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使今后对美国选举结果的任何质疑都将受到压制甚至禁止。而如果选举结果不容许质疑,民主制度也就失去了它的根基。

“夜话”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12日

《胡景北知青日记》发布说明

我于1953年3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出生,1959年上小学,1965年9月进入南京市第九中学。1966年上半年,政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宣布中学“停课闹革命”,我的中学学业遂停。1968年下半年,政府组织当时依然停课的城镇中学生迁移到农村地区,我于1968年12月从江苏省南京市迁移到江苏省句容县宝华人民公社凤塘大队建华生产队(现为江苏省句容市宝华镇凤塘行政村建华村民小组)。1977年5月,我从该地返回江苏省南京市,1978年9月被分配到南京市白下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当工人;1978年10月进入南京大学当学生。

在农村生活期间,我写了大量日记。目前依然保存着的15本日记,涵盖时间为1971年1月17日至1976年10月18日。此外,我还保存着自1978年4月23日至8月21日的一本日记。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的其余日记皆已不存。由于1978年的那本日记内容依然和我的农村生活和思想密切有关,因此,我把所有这16本日记编为本书并命名为《胡景北知青日记》。这些日记本的原始页码编排和起讫日期如下:

编号原始页码起讫日期备 注
11-701971.01.27 – 1971.05.15 
21-741971.05.16 – 1971.09.09 
375-1481971.09.10 – 1972.01.10 
4149-2181972.01.11 – 1972.05.16两次第165-166页, 但内容不同。
5219-2901972.05.19 – 1972.10.03 
6291-3641972.10.04 – 1973.04.07 
7365-4401973.04.08 – 1973.09.20 
8441-5081973.09.21 – 1974.01.27 
9509-5721974.01.28 – 1974.05.14 
10573-6721974.05.15 – 1974.11.21缺第601-604页。 无667-668页,但不缺内容。
11673-7401974.11.22 – 1975.04.07 
12741-8101975.04.08 – 1975.07.23缺第769-774页
13811-9021975.07.24 – 1975.12.19 
14903-10001975.12.20 – 1976.05.22缺第903-904页
151001-10901976.05.23 – 1976.10.18 
16    71-1341978.04.23 – 1978.08.21 

我在农村生活时期,农村实行的是行政与经济组织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又分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个层次。生产队是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是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同时又是最低一级的行政组织和承担包括争议仲裁、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和其它许多功能的最低一级社会组织。生产队往往和自然村同一。我所在的生产队便是如此。在当时的中国计划经济制度之下,生产队必须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来确定种植什么、种植多少和怎样种植。在生产队内部,农民集体耕作土地。农产品收获后,由上级确定产量在政府和生产队之间的分配,方式是先根据产量确定生产队平均每个人口当年的原粮量,剩余的卖给政府。生产队内部按照上级规定的人口/劳动分配比(我所在生产队,大部分年份内,人口平均原粮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按人口分配,百分之二十在劳动力之间按照工分分配)将原粮分配给各户。粮食价格则由政府决定,农民没有议价权利,粮食亦不准自由买卖。此外,每户农民有一小块自留地,用来生产自食的蔬菜。

就国内整体的政治和社会形势来说,那是个人独断的专制达到极端的时期,是政权内部激烈争斗、政府向民众全面灌输极权思想的“思想革命化”和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时期,也是一个极权体制和思想向社会基层结构扩张和向人的心灵渗透的时期。从经济形势来说,那是一个计划经济和物质匮乏的时期,是一个农民通过沉重的体力劳动才能够获得最低物质生存资料且经常挨饿的时期。就文化形势来说,那是全国只有几十份报刊公开发行、只有几本“革命”小说可以公开阅读的时期,是一个信息几乎完全垄断、文化几乎完全禁锢的时期。

本书附录1“本书日记天数统计”显示,我的日记涵盖的天数为2213天,其中日记写作天数为2139天,包括日记纸张遗失等在内的未写天数为74天。因此,我的日记几乎不间断地连续记录了我在上述环境下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不过,这些日记的绝大部分内容记录的却是我的思想状况,是我如何学习政府确定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理论,如何学习当时中国仅存的宣传这些理论的报纸杂志,如何把这些理论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如何用这些理论看待世界和中国,看待我接触的人与事。和这些内容相比,我对生活、对劳动、对发生在身边甚至自己身上的生产队和农村事情记录的反倒不多。所以,与其说这些日记是我的知青生活记录,不如说它们是我的思想演化过程的记录。就此而言,我的这些日记在展示我的个人思想经历的同时,也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部分中国青年人当时的思想状况,展示一个青年形成某种极端思想的过程。所以,我的这些日记对于他人尤其研究者了解当时部分中国青年的状况,了解中国政府当时实行的“思想革命化”政策的部分状况,了解极端思想的形成过程,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2006年第一次把上表中列出的第1本日记发布到网络上,后来又在2007和2018年分别发布了第2和第3本日记。我曾为这三本日记的发布写了三篇引言。这三篇引言现在作为附录2、3、4列在本书末。

在整理和发布这些日记的时候,对日记内容没有做任何性质的改动。对日记中的文法错误或内容难以理解之处的订正和解释,也限制在最低程度并在相应处标明。当然,本书依然可能存在个别打字错误。为了便于读者比较,我将把上述日记的照片亦发布在我的个人主页www.hujingbei.net上。

徐小青、梅丽和宋开生先后承担了把这些日记输入计算机的主要工作。这里,谨向她(他)们表示深切的感谢。本书依然可能存在的个别打字错误,将由我全部负责。在此,我请求读者,若发现内容难以理解或可能的打字错误时,请直接在我的个人主页www.hujingbei.net 上留言,或者写电子邮件给我,我的电子信箱是[email protected]。谢谢!

                                                                                                胡景北 2020年11月27日  

美国大选:不必看得太重

今年是美国四年一次的大选年,选举日为十一月三日。上一次美国大选的结果在选举日当夜便揭晓了。但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现在已经是美国东部时间十一月六日中午,选举结果尚未明了。

选举结果尚未明了的原因,说到底是美国两大政党候选人特朗普和拜登已经得到的票数差距不大,两个人都有可能获胜。同时,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选举结果虽然亦未明了,但目前两党得票非常接近。根据纽约时报的消息,众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获得211和194个席位,尚余30个席位未定;参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获得48个席位。仅余四个席位未定。因此,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两党席位数也都很接近。就此而言,两党事先宣扬的大胜目标,应当都落空了。在大部分投票结果已经公布的三号深夜,纽约时报电子版发布的一篇头条文章,标题便是“希望大胜的民主党现在高度紧张”。何故紧张?当然因为不但不可能大胜、反倒担心失败了。

今年美国大选特别吸引眼球。首先,拜登和特朗普都异乎寻常地宣称本次选举的重要性,都说成历史性的或者决定美国命运的选举。其次,美国新闻媒体也都宣传这次选举的史无前例。再次,由于双方和几乎所有政府和民间机构都呼吁选民参加投票,本次选举也许会创造美国开国以来投票率的最高记录。又次,美国今年的选举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的重视也异乎寻常。无论在欧洲还是亚洲,中东还是南美,成千上万的人都和美国人一样高度紧张地关注这场选举。

不过,在我看来,这场选举的结果远远不像拜登和特朗普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所宣称的那样重要。

拜登支持者对特朗普当选的最重要担心,是后者的个人专断将会导致美国走向专制。早在特朗普2016年第一次胜选后,美国舆论界就提出了他的当选会让美国走上专制之路。本次选举,许多人进一步视为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验:如果还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民主就完了,至少基本完了。媒体上甚至还有特朗普将要在两任后继续当总统的说法。确实,特朗普个人中心、专横独断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熟悉奥巴马和僚属观看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本·拉登的录像。其时奥巴马坐在不显眼的角落,完全不像作为中心人物的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模样。而在特朗普和其僚属一起的录像中,无论什么场合,特朗普都高居中心位置,俨然是一位君主,而不是一位随时受到监督、随时可能下台的民选总统。他的推特治国同样显示其强势甚至跋扈的个人作风。有种说法,某项决策,内阁会议刚做出,还没有散会更没有来得及准备文件,特朗普就在会议中把该决策发布到推特上了。至于特朗普常换僚属,当然也被视为专横的表现。

不过,我对美国走向总统专制这种可能性完全不担心。确实,民选总统会走向专制,像德国的希特勒,靠竞选上台,但上台不久便取消国会、取消选举制度,把德国带上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专制之路、把全世界带上了战争之路。还有一些名副其实的民选总统,上台后试图修宪,达到事实上的长期甚至终生总统。例如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但是,美国不会走上这条路。首先,时代不同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高潮。苏联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让大部分社会精英相信资本主义死在眼前,社会主义是唯一选择,而社会主义就要有一位伟大领导人。读过《光荣和梦想》的人都多少知道当年美国的情形。那个时候美国没有走上依靠伟大领导人的专制道路,今天更无可能。其次,美国普通人的法律观念强。特朗普即使今年连任,但要想再任,依靠不了法律观念强的军队,只能依靠修宪,但这样的修宪没有任何可行性。因此,特朗普三任总统只是某些人的危言耸听。而只要他按法律规定到时候下台,他就不可能成为让民众畏惧的人,媒体和老百姓就继续可以没有恐惧地监督他批评他,所谓的总统专制实际上也就只能够局限在法律给予他的范围内,比如撤换僚属和决定关税等等。当然,和其它总统相比,特朗普确实会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法律给予他的空间,而不稍加节制。这是他的重大缺点,但这和破坏宪政、走向专制依然有着根本区别。

特朗普支持者对拜登当选的最重要担心,是搞社会主义并把美国国运带上没落之路。确实,拜登将提高个人税负,将加强经济的管制措施,将强化奥巴马医保,将给黑人等少数族裔更多特殊待遇,这些都可能通向某种社会主义。但是,特朗普支持者的担心太过了。即使拜登选上后真的实行他现在许诺的上述措施。美国和一个类似希特勒德国和查韦斯委内瑞拉的社会主义还差之万里。况且,拜登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过去政绩亦平平,所以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伟大领导人。再说,税负的高低、经济管制的强弱,对底层人士和少数族裔的优待程度,即使在标准的资本主义框架内,也有着巨大的浮动空间。拜登向高税负、强管制和高福利方向就是比他如今许诺的再多走几步,美国也谈不上社会主义,更不至于因此影响国运。

同时,我们知道,美国四年选举一次。因此,如果特朗普向个人专制方面走得太远,拜登向高税负和强管制走得太远,他们都会在四年后遇到强烈反弹。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会在本党内受到强大约束。特朗普原先是政治素人,四年前上台时在共和党内完全没有人脉,因此没有党内的小圈子特别地制约他。如今这个圈子已经形成,而他自己建立起来的这个圈子将是对他自己的最大党内约束。拜登是老牌政客,圈子早就形成,因此也不得不受到圈子的强烈约束。他们自己可以四年后下台,但他们的圈子可不希望四年后下台。这次大选,双方在总统和国会两院上的得分非常接近,本身就是对最终当选者(包括新国会的议员们)的一种警示:普通美国人不是特别地支持某一方!

最后,我要提一下,美国现在出现了另一种专制危险,即言论专制的危险。比如,据我所知,在硅谷,支持特朗普的人常常不敢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全国,反对“黑命贵”的人也很少敢于公开表态。主流媒体对特朗普和拜登的态度也大相径庭。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从长期看,这种危险对民主制度的威胁完全不亚于总统个人专横的威胁。这次选举前的民调几乎全都预示拜登和民主党大胜。而他们现在即使胜了,也是险胜。为什么民调这次失误?我的感觉,原因之一应当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在民调中不愿意表态。在一个民主制度下,不应当出现大量的沉默者!因此,当今,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最重要考验,不是特朗普或拜登当选,而是美国媒体在拜登若选上后对拜登的监督和批评是否会达到接近对特朗普的程度,美国民众和媒体是否能够无恐惧地公开批评即使是最进步的社会运动或活动。另一方面,假如特朗普上台,他也可能走向高福利和选择性的强管制,并会进一步压抑自由媒体,从而向某种社会主义靠拢。他也许不会增加税负,但他可以用债务实现高福利。这对美国同样是危险的。美国政府债务已经过高,债务负担已经难以承受。如果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变化,美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加巨大,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历史性的。这样的挑战甚至超过老一代领导人和现有精英层所能应对的程度。就此而言,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当选,他们的下面四年更多地具有过渡性质:美国需要具有新眼光的年轻领导人带领美国应对国内和整个世界的全新与巨大的挑战。

“夜话”2020年第14期,2020年11月6日

财务公开:从学者做起

两个星期前,我在微信上发布了2003年的一篇拙文“财务公开,从我开始”。那篇文章介绍了我于2003年被任命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后,和院领导班子一起制定的财务公开制度,包括公开大额单项收入与支出,公开院长个人经过学院获得的收入,以及由教职员工选出的小组对学院财务的审核。当然,这些是直接面向全体员工的财务公开制度。在学院领导班子内部,我们还实行了比如大额单笔支出需要院长和主管财务的副院长共同签字等规定。

拙文当年在网络、如今在微信发布后,都收到不少评论和疑问,例如一个大学内下属学院的权力,我们为什么公开财务,财务公开的具体实施情形、我的前任和后任院长实行的财务制度如何等等。我当年在网络上回答过部分问题。这里,我仅仅就财务公开谈谈知识分子即学者在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作为。

从一个小故事谈起。我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同事、时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蒋洪先生,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很少,能够被人们记住的更少。蒋先生就是被大家记住的委员之一。蒋先生之所以被记住,是因为他大声疾呼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尤其是预算公开。蒋先生卸任后,有人私下问他:你呼吁财政公开,为什么没有像胡景北老师那样先在自己学院内公开财务。蒋先生据说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回答说他当年“没想到”自己学院也可以搞财务公开。

蒋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同事,我相信他的回答是真诚的,“没想到”是确实的。一位学者被任命为专业学院的院长,任命他的学校领导谆谆嘱咐的是搞好关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争取本地和国内荣誉。为此,新院长上任后想到的是整合资源、争取资金、大力创收、修订奖惩规则、招兵买马、激励科研等等。对学院内部基本制度的改变,对财务公开这类改革,确实可能“没想到”。我猜测,这应当是蒋先生和大部分学者新任院长的情形。当然,部分新任院长本来就有利用现有制度牟利的想法,那是另一回事。例如,据我所知,上海财经大学有位院长在和少数人商量分配资金时就声称过:“我们不拿,也是贪官拿”。这种等而下之的事情,不是本文关注的对象。不过,避免这类让学者大掉价事情出现的根本方式,便是财务公开这样的对现有制度的改革。

“没想到”自己执掌的单位既需要财务公开,自己也有权力实现单位财务公开的学者很多。我本人是因为在近十年的农村集体经济中,长期负责过生产队的粮食和现金管理,知道政府和农民上下两方面对生产队财务公开的要求,才在担任院长时想到了财务公开。因此,我理解蒋先生与其它院长的“没想到”。同时,我还是认为,中国的事情最好从自己做起;建议政府和他人做的事情,最好从自己做起;我们学者指出掌权者应当做的事情,那么,如果我们自己掌权了,那就从我们自己做起,不管这个权是大是小。学者属于社会精英。学者在思想上先走一步,是天经地义的,是学者的职责;如果学者在行动上也先走一步,则既能实现“知行合一”的学者人格,又能让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先在自己执掌的小单位内成形。而财务公开,便是既体现人格又彰显抱负同时还简单可行的一步。

中国虽然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和集中领导的体系,但各个大学、大学内的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一定权力。尤其实行创收责任制的学院,院长有很大的财务自主权。当然,和大学以外的企业与其它创收单位比,大学内部单位创收和自主支配的资金很少,上亿人民币的有,但不多。然而,它毕竟是钱,是院长几乎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的钱。所谓的“院长一支笔”,指的就是院长对资金动用的个人决定权。举个例子,我的前任院长程恩富,在我接任院长之前,曾动用九万元学院资金去出版自己编辑的书。在动用之前,程恩富在学院领导班子中提出该资金使用建议,但因副院长等人反对而作罢。可即使学院领导班子没有通过,程恩富依然能够“擅自”转出这笔钱,其原因就在于财务人员只根据他的签字即“院长一支笔”而办事。而程恩富院长时的领导班子成员,也只是在我接任后清理账目时才知道程恩富竟然“私自”把那笔钱转出去了。我在“擅自”和“私自”上加引号,是因为当时的制度,可以让院长合规地用学院资金为私人谋利。所以,在中国现有体制内,院长管理的虽然是最基层学术单位,但也有足够大的权力,可以自行动用资金。同样,他也有足够大的权力,可以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而无需学校或上级的批准。因此,只要院长“想得到”,现实中既不存在任何特别的困难阻碍他把学院资金改头换面地为个人谋利,也不存在任何特别的困难阻碍他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但学者之所以为学者,是因为他们是公认的社会精英,是饱学之士,甚至还直接就是政府或乡村集体经济财务公开的论证者和倡导人,所以,比起其它人,学者如果在自己的学校、学院内掌权,更应当实行财务公开。

如果说中国的希望在学者身上,我为我的学者同事祈祷,为中国祈祷!

“夜话”2020年第13期,2020年9月16日

(注:本文同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学者胡景北”上)

通货膨胀放大系数

造成通货膨胀的刺激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货币刺激,即货币超发。第二类是相对价格刺激,即某种重要商品的价格出于某些非货币政策的原因而提高并迫使货币当局“适应性”地增发货币。在实际生活中,第二类刺激常常出现。最常见的当属原油价格的突然波动和与之相联系的汽油价格的联动。不那么常见,但也许更重要的是由农产品价格提高表现出的相对价格刺激。

在我们所熟悉的微观经济学中,相对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无关。A商品价格提高必然会有B等其它商品价格的降低,因此各商品的原有产量和新价格之积的和与过去相等,我们称为总价格不变。此时货币当局无需增发货币,物价总水平亦不变,相对价格提高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不过,这一微观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如果A商品价格提高幅度很大,在现有货币供应量下,其它商品的降价幅度也将很大,生产其它商品的企业利润受损,生产收缩。为避免这一损害经济增长的现象出现,货币当局将“不得不”增发货币。而增发货币的后果便是总价格上升和物价总水平提高,通货膨胀出现。不过,货币当局对此并不负责。从美联储开始、世界许多国家现在使用的“核心通货膨胀(core inflation)”概念,其实就是货币当局卸责的概念:只要不发生核心通货膨胀,货币便没有超发;此时,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者物价总水平的通货膨胀再严重,也不是货币当局的责任。但这一概念同时揭示了相对价格刺激对通货膨胀的重要意义。

从相对价格变动到通货膨胀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复杂的传导机制链条。本文以农产品价格-食品价格为例,考察这些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通货膨胀放大系数。经济学度量通货膨胀有两套指标,一是物价总水平变化,二是CPI变化。前者和总产出或总价格有关,后者仅仅同消费支出有关。假设所有农产品都必须经过食品工业部门加工成食品后才向消费者销售,那么,农产品价格属于物价总水平统计范围,食品价格同时属于CPI统计范围。用a表示食品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b表示农业总产出占总产出比重,我们有

a = 食品总支出/消费总支出

b = 农业总产出/总产出

由于

        食品总支出>农业总产出

消费总支出<总产出

我们必然得到

a > b

这里,食品总支出大于农业总产出的原因,一是我们假定所有农产品都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因此,农业总产出将全部再现于食品工业总产出之中,二是食品工业在农产品上的附加值。令

k ≡ (a/b) > 1

k就是我们所说的“CPI通货膨胀放大系数”。严格地说,这里定义的k应当称为农产品价格变动给CPI造成的通货膨胀放大系数。与农产品和食品的关系类似,原油价格波动仅仅包括在价格总水平波动中,而汽油价格波动还包括在CPI波动中。显然,若全部原油用于炼制汽油,原油产出占总产出比重应当远远小于汽油消费占CPI比重,因此,原油价格波动也会给CPI波动造成某种乘数或放大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上述研究方法,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CPI通货膨胀放大系数。所以,尽管在形式上,通货膨胀放大系数是唯一的,但在内容上,许多不同种类产品都有其特殊的通货膨胀放大系数。

我们发现,如果存在相对价格刺激,k将放大用CPI变化率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点。假设经济不存在货币刺激;经济存在农产品相对价格刺激且食品相对价格增长率m等于农产品相对价格增长率n,则物价总水平增长率u和CPI增长率v分别为

   u = bn

   v = am

 = (kb)n > bn = u

也就是说,

   v/u = (kb)n/bn > 1

由于k >1,所以k放大了实体经济刺激给CPI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例如,设想a=0.30,b=0.10,则k=3;若m=n=10%,则u=1%,v=3%。对公众和经济政策制定者来说,物价总水平上涨1%完全算不上问题,但CPI上涨3%就成为需要严肃对待的通货膨胀危险。而相对价格上涨10%之所以能够演变为公众关心的通货膨胀问题,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通货膨胀放大系数”所起的作用。

我们考察k的经验数据。下面的表1列出美国2010-2015年的k值。美国统计部门公布计算CPI时所应用的食品支出比重数据,它相当于本文定义的a。表1显示,在2010至2015年间,美国的a落在以0.15为中心、跨度小于0.005的很小区间内。但同期美国的b却全部落在0.014之下,这样,美国的k值在这六年内都大于10,最高甚至接近14。如此高的k值会把由农产品价格提高造成的比如1%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放大为美国公众完全不可接受的超过10%的CPI通货膨胀。所以,美国的高k值也许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农业产值比非常低、农业劳动力占比亦非常低,可美国依然十分重视农业的原因。

1 美国的通货膨胀放大系数,2010-2015年

 食品支出比重农业产值比通货膨胀放大系数
年份abk=a/b
 %% 
201014.791.1412.97
201116.251.3211.55
201216.261.2012.72
201314.901.3810.80
201416.271.2212.52
201514.971.0713.99

注:所有数据经过四舍五入;通货膨胀放大系数利用原始数据计算。下表同。

与美国不同,中国统计部门不公布计算CPI所运用的食品支出比重。同时,在中国统计数据涵盖的大部分年份内,CPI资料仅仅包括CPI和其中各大类商品价格的变化。仅仅从2011年开始,中国公布的CPI数据区分了食品和非食品两大类,我们据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算食品支出比重,并进一步计算中国的通货膨胀放大系数。令ij分别表示食品和非食品两类价格的变化率,我们有公式

       a = (vj)/(ij)

看上去,只要有vij三个指标的数据,我们将能够发现a。表2列出我们利用中国2011至2015年vij的数据所得到的a计算结果。假定我们计算的a有一定可信性,那么,在2011至2015年期间,中国CPI的食品支出比重大约在0.30至0.35之间,同期的k值大约在3.2至3.9之间,也就是说,中国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前五年中,k值大约为3.5。换句话说,在这五年里,如果农产品相对价格上涨造成物价总水平上升1%的话,相应的CPI将上涨3.5%。3.5%的CPI上涨率亦是一个让中国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忧虑的数字。所以,虽然中国的k值比美国低得多,但它依然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2 中国的通货膨胀放大系数,2011-2015年

 食品支出比重农业产值比通货膨胀放大系数
年份abk=a/b
 %% 
201130.439.433.23
201231.259.423.32
201332.269.303.47
201435.299.063.90
201530.778.833.48

中国和美国的k值区别提示我们,k值不但因为各国的消费习惯和统计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因为各国非农化进程先后而有所区别。我们考虑后一种情形。设想在非农化历史起点上,a=bà1,其时kà1;在非农化历史终点上,a=bà0,则在非农化进程中,ab首先都呈现整体的下降趋势。其次,该趋势应当呈现非线性状态。再次,至少从大趋势观察,a应当比b下降更慢。第四,作为ab的比率,kab两者趋于零的趋势中将趋于无穷大,即当非农化趋于终点时,kà∞,因此,k在非农化进程中不仅会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可能出现加速度的上升趋势。下图便展示了abk在非农化历史中的一种可能趋势。

图:k的上升趋势

注1:  公式 a = (vj)/(ij) 的推导:已知CPI、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三者变化率的关系为v=ai+(1-a)j。从该式解出v= ai+jaj = a(ij)+j。移项为vj=a(ij),解出a= (vj)/(ij)。

注2:美国数据来源:

食品支出比重: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11,Table 1 (2007-2008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0,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0.pdf;2012,Table 1 (2009-2010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1,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1.pdf;2013,Table 1 (2009-2010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2,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2.pdf;2014,Table 1 (2011-2012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3,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3.pdf;2015,Table 1 (2011-2012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4,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4.pdf;2016,Table 1 (2013-2014 Weights):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onents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es: U.S. city average, December 2015,https://www.bls.gov/cpi/tables/relative-importance/2010.pdf。以上所有数据皆于2019年3月1日检索。农业产值比:World Bank, 2018,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ing, Value Added (% of GDP), 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 Dada, and OECD National Accounts data files.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v.agr.totl.zs,2019年3月1日检索。

注3:中国数据来源:

计算食品支出比重所需资料为CPI、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三者变化率。它们的数据来源皆为:国家统计局,2012,2011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201/t20120112_12776.html,2012年2月20日检索;2013,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301/t20130111_12921.html,2013年1月18日检索;2014a,2013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t20140109_497145.html;2014年1月28日检索;2015,201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1/t20150109_665727.html 。2015年1月19日检索;2016,2015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1/t20160109_1301937.html,2016年2月20日检索。农业产值比:参见美国数据来源。

“夜话”2020年第12期,2020年8月16日

(注:本文同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学者胡景北“上)

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下来了

前天,2020年8月7日(美国时间8月6日),美国政府发布行政命令,从今年9月20日开始正式禁止美国境内使用微信和抖音。另一只靴子正式落下来了。

2018年初,我曾在国内住过外资旅馆。走入旅馆房间,便看到桌上一张中英文双语的“提示”,原来是该旅馆提示客人,从2018年1月1日起,旅馆不允许再向客人提供VPN服务(即翻墙服务),也就是说,旅馆不能够再让客人通过旅馆的网络登录和使用国外的比如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WhatsApp、Line等服务。这是外资在中国的旅馆遵照工信部2017年《关于清理规范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的通知》而采取的措施。它表示,从2018年1月1日起,一个来自海外的普通旅行者如果不想付高额的跨国上网和电话费用,他就无法和其本国亲友联系,更无法使用其本国的网络服务。同时,政府也由此杜绝了这种可能性,即国内一些人利用入住甚至访问外资旅馆的机会,“合法地”翻墙阅览甚至使用海外网络服务。

不过,我看到那张提示后的感觉,就是“一只靴子落下来了”。

靴子的故事来自工业化初期的纽约。住在简易建造的公寓楼内,一位老人每天深夜听到刚刚下班回家的工人先后脱下两只靴子的声音才入睡。一天夜里,他仅仅听到一只靴子脱下落到地板的声音,但迟迟没有听到另一只靴子落下的声音,因此也迟迟不能入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道理,即均衡。两只靴子很快相续落地,是双方都已视为理所当然的均衡状态。一只靴子落地而另一只靴子没有很快接着落地,或者虽然很快落地但不为对方所知,均衡状态就被打破:另一个靴子肯定要落地,什么时候才落地呢?

终于,两年后的现在,另一只靴子落地了:美国正式禁用中国最广泛运用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中国普通旅行者到美国后,入住的旅馆不再许可向她/他提供能够连接微信的网络服务;即使探亲,其亲人也不可以向他们提供这样的服务,就像海外人到中国旅行,他们的中国亲人也不可以向他们提供翻墙服务一样。

美国正式禁用微信,标志中美两国关系正在迅速走向新的均衡。旧的均衡已经打破、新的均衡尚未建立之时,是不确定程度最高、对未来预期最难的短暂时期。对两个靴子的故事如此,对国家关系也是如此。在中美关系方面,由这次美国禁用微信和抖音,新的均衡格局已经大体形成。而均衡往往意味着长时间的状态。只要某个国家内部不发生特别重大的事件,只要国际上不出现关乎人类生存的迫切事件,中美两国之间的这种均衡格局就可能维持很长时间。

今年初,我在回顾刚刚过去十年时(2010-2019年),曾经写道:“十年前,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定位是个问题。那时候,虽然中国首先挣脱了2008年经济危机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内外部分学者开始倡导“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融入世界经济、政治和法规体系,似乎还是普遍的共识。可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共识已被彻底打破。…… 这样,以2018年为标志,中美两个世界最强国家正式和公开地从朋友关系变成对手关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后也正式宣布把东亚作为自己关心的地区。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正式形成。我认为,这才是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对未来几十年影响最大的国际政治变化。” 中美进入均衡格局之后,世界经过一段短暂的颠簸,一些国家也将把它们的另一只靴子落下来,世界亦将进入均衡。

我们这一代人如今都在七十岁上下,亲身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美交恶、八十年代初中美交好和如今的中美交恶,“有幸” 见证了历史循环的一个完整周期。今天,在这个特殊时刻,我衷心地祝愿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健康长寿,能够亲身见证中美再次交好,中美关系进入另一个相互友好的永久性的均衡状态。

“夜话”2020年第11期,2020年8月9日

再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

前两天,我用公众号发一篇旧文“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可即使做了“脱敏”处理,微信管理方依然不许可发布。其实,那篇旧文只是回答一位网友的问题。他给我写信说:“以前大家都是没日没夜的干活,比现在的人勤劳多了,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都是任劳任怨,干的热火朝天。但到头来的结果却是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物质极度匮乏,想买什么没什么。再看看现在,现在的人哪有像以前那样拼命干活的人。但是现在商店里的商店琳琅满目,大家都能吃饱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用一个市场经济就可以解释的吗?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我非常想听听您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由。自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自由意味着一个农民、一个企业愿意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愿意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自由意味着一个消费者愿意购买什么就购买什么,愿意购买多少就购买多少。自由意味着每个人有自己的人格和主见,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正是这样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自由,最终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让中国人摆脱了辛辛苦苦却忍饥挨饿的窘境,让中国人丰衣足食。当然,领导英明、社会稳定、人民吃苦耐劳、资本投资、技术进步、教育普及、节制人口以及其他许多东西,都是最近四十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因素。然而,在1978年以前,中国也有这些。同时,政府还在农忙时特别组织城市职工和学生下乡帮助农民抢收抢种,更不用说动员了几千万市民返乡务农。可用尽千方百计,就是不把自由归还农民,所以粮食还是生产不出来,大家还是吃不饱饭。相反,一旦把自由还给农民,在1978年以后的短短几年,中国没有增加农业投资,农民干脆连已有的许多机械都不用了,但粮食就多了起来,中国人就开始吃饱饭了,中国人从此走出了吃不饱的历史。所以,自由,以及自由必然意味着的每个中国人的独立人格、每个中国人不再匍匐于君主、救星、政府、组织,才是最近四十年来改变了中国人饿肚子生活的关键因素。

既然那篇短文不许发布,我只好另拟文字。恰巧有些网友对我的上一篇公众号文章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思想的介绍提出了一些看法,我就写篇短文回馈和感谢网友吧。我把网友的反馈总结为四个问题并回答如下:

(1)关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问题

我们的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都必须学习和熟背马克思主义这个说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它属于所有升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内容。可是,我的介绍为什么缺少了这一“关键考点”?其实,很简单,我介绍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而非“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观点。马克思生前还说过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呢!

在我的阅读中,马克思没有提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然,马克思也没有提过其它社会阶段的基本矛盾。确实,马克思多次谈到资本主义体系中生产的社会化,谈到生产的社会化给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增进,谈到生产社会化的原因和途径,但是,马克思应当没有明确与直接地谈到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两者的特别矛盾。现在常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当来自于上世纪中叶的前苏联学者。1949年后被政府请来培训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前苏联教员,把这个说法带到了中国。现在继承前苏联的俄国学者已经不再使用这个说法,但作为学生的中国人目前还继续把这个说法列入“必考内容”。

当然,对我来说,在介绍马克思观点时,最重要的是他的基本思想。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两个概念来说,马克思更强调的无疑是生产力。生产的社会化只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标记是大机器。大机器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自然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就像它要求比如世界市场、要求消费的社会化那样。然而,无论大机器引出的生产社会化有多高,没有以新的生产工具标记的新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生产关系不可能产生。列宁早在1916年就有一个断言,即“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紧紧接近最全面的生产社会化”。可直到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举个例子,无论铁器引出的小生产多么“发达”,没有机器为标记的新生产力,“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应当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不可能产生。我年轻时在农村,那时把农民自家养猪养鸡都称为“资本主义尾巴”,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引用的权威语录便是列宁的一句话:“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然而,按照马克思,没有新的生产力即机器,小生产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每日每时和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因此,我在上一篇介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观点时强调的也是生产力,而没有提及“生产的社会化”。

(2)关于异化

异化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者见仁见智,很多人把它搞得如玄学般难以捉摸。其实,在我看来,马克思认为从负面上说,异化最多也只是资本主义为了建立人类新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而付出的代价之一。和劳动者只能取得维生工资相比,异化并无特别之处。有人讨论异化时从“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愿意上班”的问题谈起,说它是异化的表现。可是,在没有异化的资本主义之前,大部分人就不愿意劳动。在那时,人类之所以不能大规模地建立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说的人只是为了“眼前需要”的使用价值劳动,而不去再多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为了更多地劳动同时又不相应地更多消费,除了资本主义别无它途。因此,劳动产品不再成为劳动者的产品,劳动手段不再成为劳动者的所有物,劳动不再成为劳动者的自然行为而成为被迫行为,人本身成为工具,成为资本这一人类过去劳动产品驱使的对象,是人类进步所必须的代价。这里,驱使劳动的资本一方面是劳动者只能获得维生工资后的剩余,另一方面又是马克思特别在意的人类所建立的物质基础。只要这个物质基础不那么雄厚,就是说只要资本不那么多,异化和维生工资就是进步的,对人类未来有利的。就此而言,异化在马克思那里同样具有正面意义,尽管几乎所有谈论异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仅仅注意到它的负面意义。由于异化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观点中没有特别的意义,我在介绍马克思时也没有特别提及它。

(3)关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在我对马克思的介绍中,把“资本主义的结束也将是血腥的,而这同样是人类进步所必须的代价”作为他对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几乎只说过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倒是恩格斯若干次提出不通过暴力结束资本主义的想法,但我认为,那仅仅是他的非基本想法。恩格斯的那篇“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常常被人们用来证明他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观点。其实,即使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也声明绝不放弃暴力革命的权利。所以,在我看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不属于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之列。

(4)关于“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

这里牵涉到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所谓“卡夫丁峡谷”的争论,即不经过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或者经过但免除资本主义许多苦难的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的争论和19世纪末的俄国是否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争论有关。这里,首先,马克思只是在一封信的初稿中提到不经过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而在定稿时完全抹去了这样的词汇和基本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其次,根据以往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肯定上述两种不经过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例如,现代被发现的一些原始部落一下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之中。然而,正如我在上篇公众号文章所写的那样,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尽管人类各民族跨入资本主义阶段有先有后,部分民族甚至可能跨越资本主义阶段,但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只可能在生产力发达民族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落实到19世纪末的情形,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没有生产力最发达的西欧国家带动,俄国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而率先进入新社会。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后来的历史,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不复存在。它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一样,都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圈子的产物或怪物。这样的怪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本人认为到了1848年,资本主义不可能容纳的新生产力已经出现,所以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着如何结束资本主义的困难问题: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国家也许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新社会;西欧国家生产力最发达,可那里的无产阶级没有暴力革命意愿,那是否可以和平长入新社会?这样的问题被圈子里的许多人讨论的津津有味,直到今天还被人所乐道,以至于可能不是圈子里人的网友也能够向我提出它们。这里,我强烈地建议圈子里和外的人设想一下,假如资本主义无法容纳的生产力在1848年(甚至2048年)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为人类新阶段建立的物质基础在1848年(甚至2048年)还不够雄厚,那么,按照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所有这些过去的和现在的关于如何结束资本主义的讨论,是不是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在我们国家成了浪费老百姓钱财的黑洞(比如,马工程中的一本教科书所获得的研究资金可达到200万元)?

“夜话”2020年第10期,2020年6月20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是正面的

大概两年前,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说过:“在马克思看来,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贫富差距、阶级斗争、工人运动、社会动荡、道德败坏等等,在资本主义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前,都不可能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前几天我又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基本上是正面的。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

在介绍之前,先作个提醒,就是不抄语录。这是因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任何看法,我们几乎都可以在马克思的文字中找到截然相反的语录。中国古贤早就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马恩全集德文版多达43卷,每卷厚达800页,其中绝大多数为马克思所写;这些文字写作时间跨四十年,而且不是那种不得不一以贯之的数学著作:因此,出现截然相反说法,本是情理中事,既不必惊奇,更无可厚非。那种“句句是真理”的赞颂,那种“辩证地”证明相反说法其实完全一致的辩护,不过是“为尊者讳”而已,不必当真。

按照我的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可以归纳如下:

(1)资本主义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必然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发展阶段之一。

(2)资本主义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被人类历史上的更新阶段所代替。

(3)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血腥的过程,而这是人类进步所必须的代价。

(4)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生产力并为未来的人类新阶段建立物质基础。

(5)如果说,人类任何发展阶段都具有发展生产力的使命,那么,这个使命又特别地赋予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以前的历史阶段以产品的使用价值为满足;资本主义之后的历史阶段以对产品的需要为满足。只有资本主义才追求无限大的产品价值。

(6)产品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施加于其上的劳动的凝结。追求产品价值便是追求、占有和保存人类过去的劳动和含有劳动的产品。而资本主义为未来人类历史阶段建立的物质基础,便表现为人类劳动产品在消费之旁的巨大积累,并进一步表现为资本的积累。

(7)由于追求和保存人类劳动产品的前提又是人类本身对产品的消费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没有消费而保存下来的人类劳动和其产品只能够是剩余产品,因此,对产品价值的追求又表现为对剩余产品所代表的剩余价值的追求,并进一步表现为资本的不断积累,而资本积累的实质则是为人类未来新阶段建立物质基础。

(8)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又特殊地赋予了一部分人群: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内在地自发追求剩余价值,外在地被迫追求剩余价值,因为资产阶级的任何一个成员如果不追求剩余价值就会破产而被逐出资产阶级。

(9)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积累和建立人类发展物质基础的方法是尽可能提高生产水平和尽可能避免消费或避免超过必要水平的消费。就此而言,任何以减少失业为理由的阻碍生产率提高的要求、任何提高工资即增加消费的要求都必须顺从资本积累的要求。

(10)没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其历史使命,人类不可能发展到建立在雄厚物质基础之上的新阶段。而人类必将发展到那个新阶段,所以资本主义必然能够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11)只有在人类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即拥有了巨量的剩余产品并出现了资本主义不能容纳的新生产力以后,资本主义才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才可能结束。因此,在这之前,“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贫富差距、阶级斗争、工人运动、社会动荡、道德败坏等等,在资本主义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前,都不可能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

(12)在公元1850年前后,资本主义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那时候的人类物质基础已经雄厚,新出现的生产力已经无法被资本主义所容纳。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已经转变为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3)结束资本主义需要政治革命。革命者就是在资产阶级支配下参加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者。由于他们从资产阶级那里取得的劳动报酬仅仅足够必要消费,他们不可能积累没有任何资产。他们组成的无产阶级将顺应新生产力的要求而推翻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结束也将是血腥的,而这同样是人类进步所必须的代价。

(14)由于资本主义已经为人类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类不再需要应用压抑消费的方式增加剩余产品,负责压抑消费的阶级亦不再需要,所以,资本主义以后的新阶段将是一个没有阶级的人类历史阶段。

(15)人类各民族跨入资本主义阶段有先有后,部分民族甚至可能跨越资本主义阶段,但是,无产阶级革命只可能在资本主义最发展、生产力最发达的民族取得胜利,人类只可能在生产力不可能被资本主义继续容纳的民族率先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只可能在生产力发达民族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按照我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基本上是正面的。如果任何一个人类历史阶段都可以分成初始、平稳和结束三个时期,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负面评价仅仅针对资本主义的结束时期,即资本主义完成了历史使命但还没有退出历史的一段时期,但他对资本主义阶段的整体评价是正面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在1850年已经进入结束阶段的说法如果有误,资本主义即使到公元2050年依然处于平稳期,那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价更是正面的。平稳期意味着资本主义无法容纳的新生产力还没有出现,自然也意味着任何反对资本主义的努力在马克思看来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即无助于资本主义完成其历史使命,无助于人类的发展。所以,任何人在马克思理论框架内思考自己置身于其中的资本主义处于那个时期时,都必须回答下述两个问题:资本主义无法容纳的生产力是否已经出现,资本主义为人类新阶段建立的物质基础是否足够雄厚?注意:马克思排除了对后一个问题的如此回答:不用资本主义、用别的人类发展阶段也能够建立那样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本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是错误的,后人尤其是自认为服膺马克思的人便应当避免再一次犯错。

“夜话”2020年第9期,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