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五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9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

 

 

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研究

 

寇晓宇

学号:028009

 

 

 

目录

 

 

1.导论………………………………………………………………………………3

2.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3

21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绩效比较………………………………………………3

22 内部人、外部人控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比较………………………………5

23 企业所有权集中度对大规模私有化后企业绩效的影响……………………7

3.参考文献…………………………………………………………………………10

1……………………………………………………………………………………11

2……………………………………………………………………………………12

 

 

 

 

 

 

 

 

 

 

 

 

 

 

 

摘要:

近年来,私有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使私有化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专家、学者对私有化的实证研究: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绩效的比较;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企业绩效的比较;所有权集中度不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国有,私有化,公私混合所有制,绩效

 

1.  导论

私有企业绩效是否优于国有企业(SOEs),私有化能否提高绩效?这是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包括中欧,私有化已经成功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然而出现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摩尔多瓦、蒙古、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私有化却没有显示出效果。1私有化能否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被私有化后,何种类型的所有者能提高企业绩效?所有权的集中和分散对私有化企业的业绩有何影响?EhrlichGallais-Hamonno等人从实证角度对此作出了判断。

 

2.私有化企业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21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绩效比较:

在比较国有与私有企业效率的时候存在两类困难,一类是在比较国有与私有企业的时候很难确定合适的比较集,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私有部门少这个问题就更明显;第二,为什么一些企业国有而另外一些企业私有是有原因的,包括在特殊部门可觉察的市场失灵程度。决定企业是公有还是私有的因素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者在比较国有与私有绩效的时候取得了一些进展。

EhrlichGallais-HamonnoLiu,和 Lutter1994)提供了实例证明国有和私有企业生产效率不同。比较了1973-198323个具有不同所有者的国际航线在成本、产出、所有权方面的不同。他们构造了一个内生模型,特定企业的生产率增长是该企业资本的函数,利用这个模型做固定效应回归与联立的投入需求方程估计成本函数。他们声称能把所有者转换短期和长期对生产率的影响分开,并且可以把所有者效应与其他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区别开来,如市场状况、外生技术进步。2

Ehrlich等人(1994)发现所有权与特定企业生产率增长明显相关。他们的结论是:私有权能促进生产率增长并在长期降低成本,这个差别不受市场竞争程度和法规的影响。他们认为短期所有权转换对生产率和成本的影响不太明显,但长期会每年提高生产率1.6-2%,成本下降1.7-1.9%。部分私有化长期对生产率没有影响,只有完全的私有化才会有效率。3

Ehrlich等人的这项研究的缺点在于只研究了一个产业,并且资料较老。他们认为此项研究一个隐含的假设是所有企业都追求成本最小化,但国有企业还有其他目标,不可能把这些目标的成本区别开来。

Majumdar1996)比较了印度国有、混合、私有部门的效率。他发现私有和混合所有制的效率高于国有。Majumdar的研究认为1973-1989年中央和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效率得分分别是0.6580.638,混合所有制的得分是0.92,私有是0.975Majumdar的研究只有数据的总值,加上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问题,使这个结论不能在其他领域被验证。无论如何,他指出了不同部门效率不同。4

Tian2000)对中国做了研究。他研究了上海股票交易市场的825家公司,其中513家混合所有制,312家私有企业。研究发现私有企业绩效优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另外,他计算了公司价值,发现政府所占股份少则公司价值下降,当政府是大股东时公司价值上升。5

另一个对政府所有权效应的研究用多产业、多民族、时间序列分析法。尽管多部门时间序列研究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这种方法也有优点,能发现在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不能发现的问题。Boardman Vining1989)研究了1983500家最大的非美国工业公司的经济绩效。利用四个盈利率和两个X-efficiency指标。结论:国有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盈利和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如私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盈利水平并不比国有好,只有完全的私有才能获得绩效的提高。在后来的研究中,Vining Boardman1992)从加拿大选取样本企业比较了国有和私有的问题。结论与原有研究相同。对加拿大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盈利优于国有,但不如私有。6

有关公私混合制企业的绩效佟福全(2001)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公私混合型所有制企业。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军事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联邦政府所掌握的资本占到总资本额的60%以上,私人企业仅占总资本的40%。理论上讲,国家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控制的资本越多,干预越强,企业经营效益就会越差。然而实际上美国政府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控制的资本虽多,但国家对企业干预很少,使美国的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要高于其他西方国家。7

日本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所持有的资本比例仅为25%,私人所占比例近75%。按照一般的观点,日本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应该高于美国。可在日本,除个别地方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外,绝大多数地方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绩效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此类企业干预过强,企业自身缺乏经营活力,所以经济效率较低。

可见,在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家持有资本比例的高低,同企业的经营绩效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要看政府干预的程度。

Dewenter Malatesta2001)利用Vining Boardman同样的方法,不过利用的是最近的数据。《财富》公布的500家最大的国际企业1975年,1985年,1995年的数据,比较样本中国有和私有企业在盈利能力、劳动力强度、债务水平方面的差别。总共有1369家企业,其中147家国有。因为《财富》直到1995年都没有包括美国企业,该数据具有国际性。控制企业规模、地点、产业、商业周期, Dewenter Malatesta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私有企业盈利努力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并且负债率低,生产过程劳动强度低。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二)

注意:本试题和答案提示仅供参考,不保证正确。

  

 

经济学试题(二)

2004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

 

1.经济学家常用等产量线来说明为了生产出固定产量    Q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组合。这些组合在L为横轴、K为纵轴的坐标系中的点的轨迹即为等产量线。试说明这条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2.试从个人理性选择角度,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概念解释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并绘出可能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3.请以索洛模型为中心,解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本考试科目的指定参考书作者说总需求曲线的这一形状要用该书中关于总需求的两章篇幅才能够完整说明。请用该书指出的至少两种观点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解答提示:

1.  参见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第286290页。

2.  同上,第669677页。

3.  参见宏观经济学参考书Chapter 5 (英文第四版)

4.  同上,Chapter 9-2 和以下章节。两种观点例如货币数量论观点 mv=pY (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实际国民收入) $ m $ v不变,则pY成反方向变化。凯恩斯主义观点用著名的ISLM模型引出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一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俄罗斯私有化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段雨澜

 

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俄罗斯私有化及几种相关观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美国经济学家Bernard Black等人从公司治理层次对俄罗斯私有化问题的考察。Bernard Black等人全面研究了俄罗斯私有化的进程与后果,突出了俄罗斯私有化症结所在,并指出:在俄罗斯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条件下,企业控制者在价值创造与内部交易两种战略中,将会倾向于选择内部交易战略。内部交易行为的泛滥给俄罗斯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后果,Bernard Black等人认为要避免这种后果,必须推行分步私有化模式,并对部分已经私有化的企业重新国有化和再次私有化。

关键词:公司治理;分步私有化;制度建设

 

 

前苏联崩溃以后,俄罗斯经济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之一,俄罗斯所进行的改革对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系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应当说,以私有化为核心的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目的是明确的,但是美好的愿望总是与事实相距甚为遥远。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俄罗斯私有化问题,可以开拓研究视野,更加清楚私有化过程中的得失。本文将主要介绍美国经济学家Bernard Black等人从微观与公司治理角度考察私有化问题的观点。

一、俄罗斯私有化概况

前苏联实行是典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法律禁止私人拥有企业。早在前苏联末期,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开始进行。1990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所有制法》,承认所有制的多样性。19917月公布了《苏联共和国所有制非国有化和企业私有化立法纲要》。但是这时私有化的步伐很慢。1992年初,俄罗斯共有25万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其中属联邦所有的企业占17.5%,属各共和国所有的占27%,属边疆区和州所有的占8.4%,属地方所有的占36.2%,即按企业数目计算共计89.1%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19926月俄罗斯联邦的《国家企业和地方企业私有化国家纲要》是私有化的标志性文件,从此正式揭开了私有化的序幕。俄罗斯的私有化分为两个阶段:证券私有化阶段和现金私有化阶段。证券私有化是从19921月至19946月底,以无偿私有化为主。现金私有化自19947月开始,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和刺激生产投资。1994722,叶利钦颁布了《199471以后国营和市属企业私有化国家纲领基本条例》的总统令。私有化的方式主要有:拍卖,包括拍卖股票;写出投资和社会福利条件,实行商业竞卖;由租赁者购买所租赁的资产等。此段时间里,还有一种“小私有化”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通过赎买租赁企业、投标和拍卖等方式进行。1997年,俄罗斯开始实施政府制定的《19972000年结构改造和经济增长的中期纲要》。这个纲要明确规定,从1997年起停止大规模私有化,转为有选择地、个别地私有化;加强国家对私有化过程的监督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1997年以后,俄罗斯的私有化开始遵循新私有法律所规定的原则,并向纵深发展。一方面继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造,另一方面以商业投标等方式公开出售已发行成股份公司的国有企业股份。私有化日益成为没有群众参加的各大财团之间的利益争夺。1998年,俄罗斯的私有化重点已开始深入到国防综合体企业。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以前国防工业结构改革和转产计划》中规定:在现有的1749个国防企业中,只保留近40%的重点企业。19989月普里马科夫出任总理后,主张对私有化的方针进行调整,即不把改变所有制形式看成是最终目标,而着重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重点出售经营效益差的小企业。新总统普京在私有化方面继承了普里马科夫的政策。普京反对重新实行国有化,主张在现有私有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99471日,俄罗斯全部应私有化的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10万多家)完成了转制任务,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数量之比为57.2%42.8%,到19958月,私有化企业数量开始超过国有企业的数量,二者的相应比例为50.5%48.5%。在小企业中,这一数量比例是70%以上[1]

另据俄罗斯《经济与生活报》19985月第19期公布的数字表明,截止199841日,在275.99万个经济主体中所有制结构的颁布情况大体如下:属于国家和地方所有的32.48万个,约占11.8%;属于私人所有的203.23万个,约占73.6%;混合所有的16.73万个,约占6%;其他制类型23.55万个,约占8.6%[2]。俄罗斯已经成为欧洲私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关于俄罗斯私有化的几种观点

在俄罗斯国内,关于私有化问题有四种典型看法:

一种是坚决反对私有化,并主张在保留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符合现代要求的改造。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俄罗斯左派政治家如久加诺夫、雷日科夫、利加乔夫等人,以及布兹加林和科尔加诺夫等坚持社会主义取向的经济学家。

第二种反对大规模私有化,主张在保留国家所有制、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市场改革。持这类观点的有著名经济学家阿巴尔金、沙塔林、利沃夫、博戈莫洛夫、亚列缅科、什梅廖夫和著名政治家奥多罗夫、卢日科夫等人。

第三种抨击现实的改革,认为改革进行得不正确,与理论不相符合,并且选择的改革序列不对。这种观点强调首先是必须实行私有化,取消垄断,形成市场结构,然后才是财政稳定措施和经济自由化。持这类观点的有亚夫林斯基、彼得拉科夫、梅利尼科夫和米哈伊洛夫等人。

第四种观点极力主张采用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实行激进的一步到位的经济转轨,迅速在几个月内就实现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持这种观点主要有盖达尔和丘拜斯等人。

俄罗斯经济改革并没有带来改革者预期的效果,相反,俄罗斯社会经济生活在叶利钦时代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近八年来,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以上,其下降幅度超过了1914——1917年的国内战争和1941——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经济下降幅度(30%),1998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及韩国,仅相当于奥地利的水平,居世界第十二位。1999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同期美国占世界的21%,北约国家占世界的50[3]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外的经济学者们也对俄罗斯私有化问题做出了不少探索,力图对此现象进行解释,从而获得必要的经验教训。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是“休克疗法”的始作俑者,他在199534日日本《东洋经济》杂志上撰文为自己辩护说,俄罗斯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年均10%负增长应归咎于“俄罗斯没有做本该做的许多事情”,“采用了缺乏连贯性的休克疗法”[4]。按照他的逻辑,包括私有化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措施必须在极短时间里完成,否则改革便不会成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戈德曼教授在《失去的机会:俄罗斯经济改革为什么失败》一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俄罗斯经济转轨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原因在于“盖达尔和他的俄罗斯同事和外国顾问们没有考虑到他们所进行的涉及到制度结构”。他所说的制度结构包括了企业的私有产权制度,生产要素的市场发育等[5]

从企业治理结构角度研究俄罗斯私有化问题的学者代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彦。他认为,当公司由内部人控制时,没有任何一个外部当事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企业会保护内部人的既得利益和工作,外部人投资于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会面临高昂的代理成本。因此,青木昌彦认为,这种内部人控制型企业不会具备效率[6]。与青木昌彦相类似,美国学者R.布拉西、克罗莫娃和克鲁斯在《克里姆林宫的私有化》一书中指出,“对内部所有权的依赖是俄罗斯致命的错误”[7]

三、Bernard Black等人关于俄罗斯私有化问题的主要观点

来自哈佛大学法学院的Bernard BlackReinier Kraakman与来自马里兰大学的Anna Tarassvoa在其合著的论文《俄罗斯私有化与公司治理问题》中,主要讨论了俄罗斯私有化运动中的微观经济问题。这并不表示作者(指Bernard Black等人)忽视微观问题与宏观问题之间的联系。为了集中精力考察公司治理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只讨论了与微观经济问题相关的宏观问题,例如宏观经营环境问题。

与微观经济问题相关的“休克疗法”包括一系列的内容,但作者主要考察大企业的私有化问题。他们认为大企业的私有化的过程中,容易滋生内部交易行为。私有化后的企业经营者有两种方法致富:一是提升企业的价值,二是转移企业的现有价值。如果把这两种方法当作两种战略的话,也可以称为创造价值战略和内部交易战略。第一种方法不确定性很大,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又缺乏这方面的经营才能。第二种方法受到经营者们的青睐,而且这也是一条比较容易的方法。这种内部交易战略加剧了俄罗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混乱局面,损害了人们对经济改革的信心。俄罗斯私有化中的问题导致了俄罗斯货币贬值、政府债台高筑、贪污盛行、资本外逃数目惊人、犯罪活动猖獗、经济增长乏力等宏观方面的严重后果。

经过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要提高经济效率,仅仅进行私有化还不够。完善企业的控股结构、改进企业的经营环境、建立控制内部交易的制度安排是更关键的因素。大众私有化(即前文所提到的证券私有化)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控制内部交易。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最好还是将企业仍然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与推行分步私有化是私有化方法中的最佳途径。

(一)俄罗斯私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Bernard Black等人首先考察了俄罗斯私有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大众私有化方式、“债转股”(loans for shares)方式、现金拍卖方式以及其他非公开拍卖方式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1.       大众私有化(1992-1994)中的问题

Bernard Black等人认为,大众私有化方式中的弊端导致了私有化后企业容易被经营者们所控制。

首先,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企业内部对私有化的阻力,俄罗斯政府将企业相当一部分股份低价转售给经理和工人,结果经理和工人们一般拥有私有化企业的60%65%

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1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上海财经大学

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样卷)

考试科目:经济学(A

(用于在20021月举行的硕士生入学考试)

声明:本样卷仅供参考,与原试题可能存在出入;欲得到试题原件,请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联系。

 

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要小。

2.              总效用决定一种商品的价格,边际效用决定消费数量。

3.              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4.              短期总成本总是不小于长期总成本。

5.              外部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行业产出的函数。

6.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7.              公共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排他性。

8.              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9.              IS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总需求并降低利率。

10.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两个家庭各用一种商品互相交换并各自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交换中将出现

A.     2个绝对价格     

B.      1个相对价格

C.     AB皆错               

D.     AB皆对

2.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

A.     函数只可以取正、负或零             

B.      一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C.     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D.     ABC皆错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企业在短期决策时可调整的变量有

A.     初始资本总量               

B.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C.     名义工资                 

D.     实际工资

4.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是指

A.     市场上所有最大购买者需求曲线之和

B.      政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C.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D.     市场上所有个人需求曲线之和

5.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     与横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纵轴相交

6.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     为生产同等产量的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不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7.如果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时,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     增加20%                 

B.      减少20%

C.     增加大于20%          

D.     增加小于20%

8.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二)

注意:以下试卷仅供参考,本站并不保证与真实的考试试题完全一致。

 

经济学试题(二)

2003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

 

1. 设一个消费者对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形式(Cobb-Douglas form of the utility function: 。请对任意大于0的价格( )与收入I,求出效用最大时的X与Y,并证明X的需求弹性 ,X的收入弹性 ,X的替代弹性

 

2.        试说明经济学处理经济负外部性的诸种方式并作出比较。

 

3. 在本考试科目所用的参考书、曼昆著的“宏观经济学”的中译本中,用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做人的黄金规则来比较资本积累的黄金规则,试解释资本积累的黄金规则并说明它如何能够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则联系起来。

 

4. 一部分经济学家把通货紧缩看成经济衰退的原因,一部分经济学家相信它伴随着经济衰退,在他们看来,通货紧缩抑制了国民收入的增长,但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有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请说明他们各自的观点,并用IS-LM模型来说明。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四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8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教授

 

 

 

 

 

 

 

 

 

 

 

 

 

 

 

私 有 化 案 例 解 析

 

 

 

 

 

 

 

 

 

 

 

 

 

 

 

 

 

 

 

中山大学2001级博士生朱新忠

 

 

 


  

 

导论

关键词:私有化

正文

1     集团的过去和现在比较

2     集团化和私有化准备时期

3                  初步私有化

4                  进一步私有化和上市

5                  公平—效率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导论:我国的私有化进程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前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东欧)的私有化进程差异巨大,虽然只有通过私有化才能逐步释放我国20年改革中所积累的深层矛盾,但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化根底、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对经济思想中公平—效率的贫乏理解、法制观念的淡薄和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使私有化进程“进二退一”,体现为“流泪or流血”的冲突(流泪是指不私有化所带来的不公平—心痛而流泪,流血是指实施私有化过程中的灰色操作—不规范而可能出现的触犯刑法)。

本文刨析一集体企业成功私有化的过程。该企业目前为一民营企业集团,私有化过程持续达7年之久,目前已形成产权关系相对清晰、主业明确、利润率较高的民营企业集团,并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由于案例资料浩瀚,过程复杂,因此无法一一道来,仅选取企业集团化、产权分割、进一步私有化和上市几个阶段阐述,重点探讨其私有化过程的精巧设计和耐心。本案例涉及所有资料皆为真实,仅数据小有改动。企业名称以AA集团公司表示,主要控制人以xxx代替。

 

1、集团公司的过去和现在比较

十年前即1992年,集团公司前身为一小型纺织厂(色织厂),属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由镇经济总公司持有100%股权并主管;资产500万元,负债600万元,资不抵债;经营状况一直不佳,连年亏损。为摆脱困境,由本地纺织个体户xxx签署承包合同承包经营。

十年后即2002年,集团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控制投资子公司20余家,核心企业7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总资产22亿元,净资产12亿元,年利润2.6亿元。

为分析方便,将集团公司及关联公司基本情况和股权结构图示如下

 

集团及关联公司基本情况:

a、集团公司:注册资本7188万元人民币,股东41名,其中法人股东1名(镇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出资400万元,占5.56%),个人股东40名(其中xxx出资3014.1万元,占41.93%)。集团合并报表7家公司:星星股份有限公司、望望纺织有限公司、飞飞纺织有限公司、色织厂、龙龙纺织有限公司、花色丝有限公司、真真化纤有限公司。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20.8888亿元,所有者权益10.1354亿元,净利润1.9511亿元。

b、色织厂:注册资本880万元,股东为镇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6.7079亿元,所有者权益1.9125亿元。

c、望望纺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00万元,股东为集团公司(占50%)、个人(占50%)。到2001年底,总资产1.6亿元,净资产0.756亿元。

d、飞飞纺织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注册资本600万美元,股东为色织厂(占70%)、香港投资公司(占30%)。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1.0756亿元。

e、龙龙纺织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注册资本1499万美元,股东为色织厂(占50 %)、美国公司(50 %)。2001年底总资产4.7322亿元。

f、真真化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160万美元,投资各方为:集团公司(960 $ 44.44%)、个人(香港,700万,占32.41%)、望望纺织有限公司(500万,占23.15%);现集团公司股权和望望纺织有限公司转让于星星股份有限公司。到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6.1308亿元人民币。

g、星星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5000万元,股东为自然人(其中xxx出资12150万元,占48.6%)。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10亿元,净资产7亿元。


目前股权结构简图

 

集团公司

色织厂

纺织物资公司

市商业银行

龙龙纺织公司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七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5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

 

 

 

 

 

 

 

 

 

 

 

 

私有与公有资本市场的选择:来自私有化的证据

 

 

 

 

 

 

黄赜琳     028006

 

 

 

 

 

 

 

 

 

 

 

 

 

 

 

 

 

 

 

 

  

 

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私有化方法类型的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1                   资产出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2           股票发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3           凭证私有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影响私有化方法选择的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1       市场报酬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11       市场评估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12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2          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3          公司特殊特征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实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1       样本数据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2          基于所有样本的回归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3          基于选择性样本的回归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4          基于私有化地区的回归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5          基于私有化国家的回归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1        私有化的统计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2        基于私有化时间的统计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3        基于私有化SOE产业的统计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十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专题-6:波兰私有化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

 

 

 

波兰私有化过程中的外资参与及效果

 

 

 

诸廷助 何起东

 

 

 

 

 

 

  

 

1.外资在波兰的法律地位…………………………………….….…….2

2.波兰私有化进程中外资的参与…………………………..………….3

3.外资参与波兰私有化的效果……………………………….….…….6

4.外资对波兰投资环境的评价………………………………..……….7

               

参考文献 ………………………………………………………….…….7

Information on participat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the privatization process of the Polish economy $ the minister of the treasury $ in the year 1990-2002

 

表一      表名:按国家来源的波兰外资……………………………………..….…… 4

表二      表名:按行业分波兰的外资注入量…………………………………..……. 5

 

图一      图名: 1989年到2001年波兰的外商直接投资量 ………………………3

图二      图名:参与波兰私有化的外资和全部外资流入量对比 ………………………5

 

 

波兰私有化过程中的外资参与及效果

 

 

波兰私有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外资广泛地参与到各行各业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中,并对波兰私有化进程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是波兰不断开放、即将加入欧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波兰坚持不断推进私有化政策有关。

一、外资在波兰的法律地位

波兰对外资是十分欢迎和友好的,且正在对其法律进行调整,以适应欧盟的要求。在19991119日影响所有企业商业活动的相关法律实施后,波兰的法律系统已经加强,并且完全与国际标准相容。这一法律系统保证了所有的国内外经济体将被均等对待,而不管他们采取的设立形式、资本数量、或国籍。这些法律既允许外资公司在波兰从事商业活动时,可以自由选择企业设立的形式和结构,比如建立分公司,建立新的企业或参与投资波兰的企业等,也允许外资按波兰注册程序注册公司后,委托一个自然人直接经营其公司。

波兰的外国公民如果取得了在波兰的长久居留权,或者按国际协议中对等原则取得相关的权力,可以和波兰国内居民或企业一样在波兰从事商业经营。这是欧盟与波兰之间达成协议的结果,在这一协议下,波兰有义务协助欧盟公司和公民在波兰从事商业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波兰也保证在这一协议实施后(19942)外国经济体将不会得到低于国内公民和企业的对待,而且在过渡期后(20042),将扩展到所有特定的行业。

在波兰,取得波兰长久居留权的外国公民可以和波兰公民按同样的原则来进行商业活动,没有取得长久居留权的公民如果取得国际协议中对待原则授予的权力,也将按对待原则得到同等的对待,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对待原则,外国人将只能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或有限合伙的方式在波兰从事商业活动。

波兰法律规定,对波兰国民和外国人可以采取的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形式,可以有私人合伙,一般合伙,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合资,合伙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等形式。

不仅如此,外国经济体也可以以分公司的形式在波兰从事商业活动,但限于该外国企业海外活动的范围之内;外国企业也可以在波兰建立代表机构,但其经营活动只能限于为该企业提供广告宣传和其他促进性的活动。

对在波兰从事特定的商业活动,只有在取得营业执照或许可后才能进行,总的来说,在波兰,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在营业执照和许可的申请上拥有相同的权利。

在税收待遇上,近年来波兰政府正着手降低税率,1996年波兰的公司所得税是40%,后来逐渐降到了30%,到2001年已经降到了28%。按计划,波兰政府将进一步降低税率,并计划在20044月前,将税率降到22%,在税收待遇上,波兰对内资和外资都是相同的。

波兰对外国非居民的直接投资上有一个相当自由的政策,目前在这方面的限制相当有限,在实践中也没有构成对资本自由流动的明显障碍。

对外国人在波兰的财产购买上,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外国人购买的财产权包括永久性收益权的购买需要得到波兰国内事务管理部的同意,在外国人或企业购买波兰某一家商业性公司拥有的财产或永久性收益权时,这一许可同样是行政性的。

在影响国外投资波兰的决策上,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波兰政府的投资激励政策。由于需要保持波兰法律与欧盟法律的相容性,所有给投资者的投资激励和利益必须与波兰20007月的法律相容,这一法律对在波兰进行投资活动的企业的援助条件、程序和形式进行管理。

波兰最经常运用的政府投资援助包括:财务方面的支持,在经济特区从事业务的可能性,关税方面的优惠,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员工培训方面,地方性税收和支付的减免,其他形式等。

 

二、波兰私有化进程中外资的参与

1、外资直接投资在波兰的参与

波兰正在进行政治和经济转型的制度成为吸引外资进入波兰的最重要因素。而这一制度中,波兰法律体系的变化又是一个核心内容。波兰法律体系的变革,首要目的是促使企业在将来新市场条件下能更加自由地经营,而近期目标则主要是要实现与欧盟法律体制的相容,这相当大程度上保证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不仅如此,波兰作为OECD的成员国,确保了国内和国外投资者的同等对待,也自然地增加了波兰作为一个投资目标的吸引力,波兰政府所有这些政策的目标都是为了使波兰成为一个对外资更具吸引力的国家。

按照最近的UNCTAD数据,在2000年,波兰在吸引外资方面成为东欧和中欧国家中明显的领头羊,大约占这一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39%,而其他国家者远远落后于波兰,捷克为18%,俄罗斯为11%,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分别为8%

2001年,波兰全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568.3亿美元,2001年外资全部资本投资71亿美元,仅2001年第二季度就达到39亿美元。从1989年到2001年,波兰的外国直接投资注入是相当巨大的,详见下图一。

 

图一:1989年到2001年波兰的外商直接投资量

 

 

 

 

 

 

 

 

 

 

 

 

 

 

 

 

 


在波兰的外商投资中,最大部分来自于法国投资者,投资了102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六

《经济改革的经济学》

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教授

 


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郑秀君

区域经济学专业  学号:0270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华盛顿共识”进行了反思,探索了“后华盛顿共识”,总结了关于“后华盛顿共识”的十二条结论,并总结了转轨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若干经验。

关键词 转型经济理论 华盛顿共识 后华盛顿共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东欧各国已处在经济危机的边缘,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减弱。加之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导致了东欧剧变。多数国家随之转向西方,纷纷照搬西方模式,在政治上实行多党议会制,经济上则向市场经济靠拢。

1.转型经济理论与实践

剧变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各种转型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但总括起来无外乎两种:以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理论和以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为代表的“休克疗法”理论 。匈牙利由于有30多年的改革基础,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因而政府采纳了“渐进式”改革方案。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经济形势则恶劣得多,如波、南在1989年已陷入经济危机,外债负担过重、生产停滞、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等,因而相继采用了激进式的“休克疗法”。下文以匈、波两国为例,分别介绍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在实践中的调整。

“渐进式”改革理论与实践。科尔内主张“渐进式”改革,他的主要观点是:(1)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功能良好的市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允许并鼓励人格化的所有制而非机构持股,主张按照市场原则出售、出租或卖给外人,不搞无偿奉送。“私有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步一步地变化是私营部门发展的特征。用骑兵进攻的方法建立私有财产是不可能的。”(2)强调保持“强有力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恢复预算平衡,加强企业的硬预算约束,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强调“政企分开”,杜绝政客与商人形成互利关系,确保透明。

1990年,匈政府出台了《民族复兴纲领》,提出采取“渐进过渡”方式,目标模式是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相结合、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欧洲福利市场经济”。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和外贸自由化,逐步使福林贬值并实现自由兑换,制定《私有化法》和《国有资产出售法》等法令,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领导私有化工作,强调私有化的“公开性、竞争性和监督性”,以直接向国内外出售国有企业的方式实现私有化。

“渐进式”改革虽使匈避免了经济的剧烈动荡,但无法避免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企业间债务扩大等问题。尤其是由于匈政府在执行货币财政政策中紧缩不力,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赤字不断增加,1994年已高达4500亿福林,占GDP8.6%。为此,1995年匈在“渐进式”改革中融入了适当的激进措施,实施紧缩经济战略,压缩国家行政开支,缩减社会福利支出,实行货币贬值和严格的财政金融政策。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从1997年开始,匈经济逐步复苏并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休克疗法的理论与实践。萨克斯为中东欧国家转型开出的药方是以“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为理论基础的“休克疗法”。他认为中东欧国家应当采取果敢而迅速的行动,实行一步到位的激进转型战略,包括:政府努力建立一种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价格;取消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通过私有化和对现有国有企业实行严厉约束来控制国有企业;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后来萨克斯又将其概括为“稳定化、自由化与私有化”,并称之为中东欧经济转型的三大支柱。

波兰于1990年首先采纳了萨克斯的建议,拉开了“休克疗法”的序幕。政府制定的《波兰稳定化纲领》提出,第一步是采取稳定经济和遏制通胀的措施:回笼货币,紧缩银根;大幅度削减对食品、原材料和能源的补贴,取消税收减免,以消除预算赤字;价格自由化,使90%以上的价格实现市场定价;在经常项目下实行兹罗提部分兑换,同时实现外贸自由化;实施限制性收入政策,通过惩罚性税收限制工资过快增长。第二步是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法》、《国民投资基金会及其私有化法》、《再次私有化法》等一系列法令,以出售、招标、租赁大众私有化等方式实现私有化。

“休克疗法”使波兰治理“超级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稳定了宏观经济环境,但工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外债大幅度增加,失业率骤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93年,波政府对“休克疗法”进行及时调整,实行“波兰战略”,将合理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渐进的自由化及私有化政策相结合,实现了从“没有疗法的休克”到“没有休克的疗法”的转变。此后,波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率均大幅下降,财政状况得到改善,被西方媒体称为欧洲正在腾飞的一只雄鹰[董鸥,2001年,第4849]

2.对华盛顿共识的反思

为了实现从原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了所谓“休克疗法”。10年过去了,这些后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已经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呢?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如表1所示。

1   1990~1997年转轨国家的衰退与增长

  

GDP

下降年数

经济复苏后GDP是否下降

平均年GDP增长

1997GDP

1989=100

排名

1990~1993

1994~1997

1990~1997

波兰

斯洛文尼亚

捷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

匈牙利

乌兹别克斯坦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爱沙尼亚

克罗地亚

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

柯尔克兹斯坦

哈萨克斯坦

拉托维亚

马其顿

俄罗斯

土库曼斯坦

立陶宛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塔吉克斯坦

乌克兰

摩尔达维亚

乔治亚共和国

2

3

3

4

4

5

文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