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es Finanzmanagement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财务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课程德文名称:Internationales Finanzmanagement

第一次开课日期:2002225

    预修课程: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适用专业:企业管理

    教学内容:学习了解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科研、教学及实践中加以应用。

课程内容:国际贸易的结算、融资和担保;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和功能;国际财务管理的特殊风险;不同类型国际企业、机构的财务管理。

主要教材

1. Hans E. BüschgenInternationales Finanzmanagement (3.Aufl.)Verlag Fritz Knapp GmbH, Frankfurt am Main 1997

参考书:

1. Herbert Sperber u. Joachim SprinkFinanzmanagement internationaler UnternehmenVerlag W. Kohlhammer, Stuttgart 1999

2. 夏乐书《国际财务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 王化成:《国际财务管理》,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

4.陆廷纲:《国际财务与金融》,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5. 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 相国、王化成:《国际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VWL-Vorlesungsplan

Prof. Dr. Hu Jingbei                                                                                       SS 2001-2002

CDHK

 

Volkswirtschaftslehre I

Unterrichtsplan

 

Nr.

Datum

Themen

Referent

Bemerkung

1

28.02

Besprechung

Makrooekonomik im Umrissen

 

Prof. Hu

 

2

07.03

Gleichgewicht in der Tausch- wirtschaft

 

Prof. Hu

 

3

14.03

Entfall

 

Blocksem.

4

21.03

Entfall

 

Blocksem.

5

28.03

Gleichgewicht in der Tausch- wirtschaft

Prof. Hu

 

6

04.04

Gleichgewicht in der Tausch- und  Producktionswirtschaft

Prof. Hu

 

7

11.04

Gleichgewicht in der Tausch- und  Producktionswirtschaft

Prof. Hu

 

8

18.04

Gleichgewicht in der Tausch- und  Producktionswirtschaft

Prof. Hu

 

VWL-Seminarplan

Prof. Dr. Hu Jingbei                                                                                     SS 2001-2002

CDHK

 

Seminartagungen der VWL

In der Zeit vom 22.04. – 30.04.2002

 

 

Datum

Themen

Referenten

22.04.2002

Kennzeichnung und empirisches Erscheinungsbild der Arbeitslosigkeit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Definition, Arten, Messung, Daten)

Gruppe 1:

 

 

 

 

23.04.2002

Keynesianische Ansaetze zur Erklaerung von Arbeitslosigkeit

Gruppe 2:

 

 

 

 

24.04.2002

Neoklassische Ansaetze zur Erklaerung von Arbeitslosigkeit

Gruppe 3:

 

 

 

 

25.04.2002

Transformationsprozesse als Ursache von Arbeitslosigkeit – die Beispiele Deutschland und China

Gruppe 4:

 

 

 

 

29.04.2002

Mikropolitik zur Bekaempfung von Arbeitslosigkeit

Gruppe 5:

 

 

 

 

30.04.2002

Makrosteuerung zur Bekaempfung von Arbeitslosigkeit

Gruppe 6:

 

 

 

 

Bem.: Der/Die erste genannte Student/Studentinn ist Vorsitzender/Vorsetzende jeweiliger Referentengruppe.

VWL-Seminar-Literatur

Arbeitslosigkeit als ökonomisches und soziales Problem

 

 

Literaturhinweise

 

 

Chinesischsprachige Literatur ueber Arbeitslosigkeit in China finden die Studierenden bitte selbst.

 

Zu Thema 1

 

Bohnet, A.; Arbeitslosigkeit in Deutschland als soziales und ökonomisches Problem,     Finanzwissenschaftliches Arbeitspapier 49, Universität Gießen 1997,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Bundesanstalt für Arbeit; Arbeitsmarkt in Zahlen,

       http://195.145.119.72/hast/services/statistik/zentral/arbeitsmarkt_deutschland.html.

 

Zu Thema 2 und 3

 

Berthold, N.; Fehn, R.; Neuere Entwicklungen in der Arbeitsmarkttheorie, in : WiSt,              24. Jg. (1995), S. 110-117,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Rothschild, K. W.; Theorien der Arbeitslosigkeit, 2. Auflage, München 1994,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5/ 476 a.

 

Bohnet, A.; Schratzenstaller, M.; Ursachen der Arbeitslosigkeit und Ansätze zur      Beschäftigungspolitik, Finanzwissenschaftliches Arbeitspapier 50,        Universität Gießen 1998,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Bohnet, A.; Schratzenstaller, M.; Beschäftigungstheorien, in: WiSt, 27. Jg. (1998),         S. 602-609,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Zu Thema 4

 

Sinn, G.; Sinn, H. W.; Kaltstart, 3. überarbeitete Auflage, München 1993,

       Bibliothek Gesellschaftswissenschaften, Karl- Glöckner- Straße 21F.

 

Bohnet, A.; Heck, S.; Die deutsche Wirtschafts- und Finanzpolitik nach der Vereinigung,       Finanzwissenschaftliches Arbeitspapier 55, Universität Gießen 1998,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Oppenländer, K. H.; Wiedervereinigung nach 6 Jahren, Berlin 1997,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9/ 1437.

 

 

Zu Thema 5 und 6

 

Pätzold, J.; Stabilisierungspolitik, 6. vollst. überarbeitete und aktualisierte Auflage,         Bern 1998,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7/ 442 b.

 

Franz, W.; Arbeitsmarktökonomik, 4. überarbeitete Auflage, Berlin 1999,

       Lehrstuhl Prof. Luckenbach, VWL III.

 

Zerche, J.; Arbeitsmaktpolitik und – theorie, München 2000.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 5/ 681.

 

 

 

Bem.: Obige deutschsprachige Literatur kann ab dem 20. 02. 2002 im Buero Prof. Dr. Hus am CDHK eingesehen und zum Kopieren ausgeliehen werden.

拍卖经济学课程说明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授课教师:胡景北

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                                             教:许永国

硕士研究生课程“西方经济学专题”

 

 

 

“拍卖经济学”课程说明

 

 

 

拍卖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市场竞争性交易制度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存在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也就是说只有单方面的买方或卖方竞争,因此,交易双方存在极大的信息非对称性。概括而言,对拍卖制度的经济理论研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每年世界各国政府机构和私人部门通过拍卖这种制度所达成的交易量是相当惊人的。同时,许多其它的市场交易(如证券交易)方式从本质上来看也属于拍卖。由此,对拍卖的理论研究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改善拍卖和其它市场交易制度。

其次,作为一种相当简单而又典型的信息非对称性经济环境,拍卖为现代经济理论尤其是博弈理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检验基础,并已成为实验经济学常用的设计与研究对象,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经验意义。

第三,拍卖经济理论已成为诸多基础经济理论的研究基础。对拍卖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对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解,而且还是各种非价格资源配置方式研究的基础。事实上,拍卖理论已经成了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及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一。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维克里1961年那篇开创性论文问世以来,拍卖经济理论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应用性前沿领域,并极大地推动了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经济理论的发展。时至今日,对拍卖经济学的研究仍处于蓬勃发展状态。随着拍卖实践在中国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内以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运用范围和规模的快速拓展,中国对拍卖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拍卖理论研究在中国也将蒸蒸日上。

 

 

 

有关课程安排、阅读文献请见网页 www.hujingbei.net/jiaoxueziyuan

拍卖经济学课程论文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授课教师:胡景北

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                                             教:许永国

硕士研究生课程“西方经济学专题”

 

拍卖经济学

课程论文的若干要求

 

1.     内容上,清楚地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2.     结构上,清楚地列出题目、目录、正文和文献四个部分

3.    形式上,是一篇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的接近科学论文形式的文章,而不是草稿、感想、议论、抄录或小品文。

4.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不多于10000字。

5.文献引用不少于5份。正文结束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过的。正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必须在正文后列出。

6.正文中引用文献和加上特别说明时,请用脚注。脚注在全文内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7.所列出的表和图分别在全文连续编号并列出题目。  表和图都要列入目录。

8.编辑方法:

              A4纸,尽可能做到 每行40个汉字,每页40

              正文和文献部分连续加页码,页码加在每页的右下方。

              版面朴素、大方。

9.正文分节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方式:

              1

              11

1.  2

        ……

10.文献引用方式:

       在正文内:

              用方括号注明有关文献的作者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份。例如[吉利斯等,1998,第50],或[Harris/Todaro $ 1970]

在文末的文献部分:

              论文:作者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载于“某杂志”期数,全文的开始和结束页码。

著作:作者姓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出版和发表的年份,以所引用的版本的年份为准。

文献的排列顺序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序。中文和外文文献分别按此顺序排列。

 

注意:上述形式必须遵守,否则课程论文评分将不超过及格分。

期末考试的出题和答题依据是课程选修者撰写的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的正式稿将被发

放在网址 www.hujingbei.net 的相应位置上。

11. 有疑问的地方,请向教师(55510817)或助教(65608048)询问。

发展经济学期末试卷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胡景北

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经济学”                                        助教:李静霞 

 

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研究

1、 在移民和本地人收入动态趋势的比较研究中,Chiswick 等人提出了工作年限效应,而Borjas 等人强调群体效应,试讨论双方就移民和本地人收入曲线展开的争论。(15分)

2、从移入地区原居民的角度观察,移民对移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是否有好处,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这牵涉到是什么样的人成为移民,以及移入地区和移出地区的平等程度、税收制度设计等。在本课程讨论的文章内,OrtegaMichael/Hatizipanayotou 分别考虑了这些问题。试说明他们的主要观点。(30分)

3、在本课程讨论的文献中,李实的文章假设存在着一个城市的市场主导部门,Cole/Sanders 则假定城市内有一个城市维生部门,而Wang etc. 在探讨中国中国劳动市场有效性的时候可能也假定了一个城市非正式部门。试讨论:

1) 城市市场主导部门、城市维生部门和城市非正式部门在上述三篇文章的定义或大体含义各是什么

2) 请比较这些定义或含义

3) 这些部门在上述三篇文章所讨论的a) 劳动力转移 b) 工资决定 c) 经济发展的机制或过程中各起着什么作用, d)有无可能或者有多高可能放弃这些部门,而基本保持上述三篇文章的框架

4) 上述三篇文章对农业部门的工资决定各有什么样的明确的或者隐含的假定,这些假定对上述三篇文章的主要论点的成立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40分)

祝考试顺利!

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研究(上课计划)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胡景北

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经济学”                                        助教:李静霞

 

 

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研究

 

上课计划

 

 

专题序号

日期

   

主持人/报告人

 

09.13

发展经济学与劳动力转移 I

胡景北

 

09.20

发展经济学与劳动力转移 II

胡景北

1

10.04

托达罗两部门人口流动模型

袁志刚

2

10.11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争论:城市维生部门

3

10.18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争论:帕累托改进

4

10.25

中国的一个案例:城市劳动市场的存在性和有效性

徐小青

5

11.01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

马海明

6

11.08

流动人口在流入国的收入:横向考察

7

11.15

流动人口在流入国的收入:纵向考察

8

11.22

流动人口的家庭劳动供给行为

李国胜

9

11.29

流动人口的流动成本分析

黄颖华

10

12.06

流动行为的福利影响

张士宝

11

12.13

流动人口受歧视问题

刘黎明

12

12.20

流动人口对流入国影响的全面分析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四

请点击下载:
upload/2007_07/07070617204966.doc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撰写课程论文的若干要求

 

1.   内容上,清楚地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结论部分可以不写)。

导论内容:问题的提出

主体内容:参考文献对问题的切入点、前提、逻辑推导过程、基本结果

结论:本人的评论和其他作者的评论

2.   结构上,清楚地列出题目、目录、正文和文献四个部分

3.  形式上,是一篇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的接近科学论文形式的文章,而不是草稿、感想、议论、抄录或小品文。

4.正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不多于10000字。

5.正文结束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过的。正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必须在正文后列出。

6.正文中引用文献和加上特别说明时,请用脚注。

    脚注在全文内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脚注放在每页的下方。

7.所列出的表和图分别在全文连续编号并列出题目。编号方式为

        表1  表名                      图1  图名

        表2 表名                      图2 图名

    表和图都要列入目录

8.编辑方法:

        A4纸,尽可能做到每行40个汉字,每页40行,正文和文献部分连续加页码,页码加在每页的右下方。版面朴素、大方。不加页眉。

9.正文分节编号方式:

        1.

        1.1

1. 2

2.  

10.文献引用方式:

    在脚注内:

        论文:作者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载于“某杂志”期数,页码

著作:作者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页码

如本文献的出处和上一脚注完全相同(除页码外),则用:同上注,页码。如本文献的出处和上面某一脚注(如注5)完全相同(除页码外),则用:同注5,页码。

在文末的文献部分:

        论文:作者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载于“某杂志”期数,全文的开始和结束页码

著作:作者名,出版或发表年份,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出版和发表的年份,以所引用的版本的年份为准。

    文献的排列顺序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序。中文和外文文献分别按此顺序排列。

    注意:文献引用的两大原则:1. 引用的每一个事实、思想,只要不是众所周知的,都应当标明文献出处;2. 文献标明方式应当能够使有兴趣的读者能够简便、快捷地找到文献。

 

11.有疑问的地方,请向教师(55510817)或助教(65601404)询问。


(附:课程论文封面页)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

“发展经济学”硕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助教:李静霞

 

 

 

  

 

 

 

作者名(学号)

 

 

 

 

 

 

  

 

1.     导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正文第一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一节第一小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第一节第一小节第一大段  . . . . . . . . . . . . . . . . . . .

2.1.2 第一节第一小节第二大段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第一节第二小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表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表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