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用“上山下乡”一词

前几天写了一篇回忆短文“文革停课时期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一位学长读后问我,为什么那篇短文不用“上山下乡”、而用“被政府迁移到农村”来标记我们当年去农村的那场历史事件?“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一代人极其熟悉的词汇,在各类知青文字内触目可见,用起来顺手、读起来顺畅。我自己过去写作时也毫无例外地用它。而“被政府迁移”,写起来费事,读起来吃力。因此,我理解这位学长的问题。

但我依然弃用“上山下乡”,而坚持用“被政府迁移到农村”。

我的改变肇始于2022年。那年我完成一本经济学专著并想用它纪念先父母,于是在序言最后一段写道“我把本书敬献给我的父母亲大人。我从15岁上山下乡到农村后便辗转各地,极少陪侍父母,遑论尽孝。如今,他们虽然已在天国,我依然把本书视为我对他们的一点孝心。”写完之后。多次重读,总感觉有不适之处,可一时又不明白何处不适。踌躇数旬,才发现问题出在“上山下乡”这个词上。把它改成“被政府迁移”后,即把那半句改为“我从15岁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后便辗转各地”,不适之感顿时消失。

“上山下乡”和“被政府迁移到农村”两者在我的下意识中为何出现如此明显的区别?从上面引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前者自己所为,后者被迫而为。回到前几天的回忆短文,那里的句子是:

“到了1968年冬季和1969年春季,我们又突然被命名为‘知识青年’,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地区。”

如果改成

“到了1968年冬季和1969年春季,我们又突然被命名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地区”,

语感上便有重大区别。语言学研究认为语感会影响读者的思维方向。确实,“上山下乡”和“被政府迁移”的语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把读者的思维引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山下乡”是我们的主动行为;“被政府迁移”是我们的被动行为,我们被他人所迫而不得不为的行动。在语感上,“上山下乡”把当年我们到农村去的责任甚至于荣耀归之于我们自身,也因此,至今还有少数知青在提及“上山下乡”时依然充满了自豪感。“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则把责任归之于当时的政府,彰显了我们这些中学生的无力和无奈,以及对“上山下乡”的控诉。根据巴甫洛夫的生理学理论,一个文盲看到苹果时会无意识地分泌唾液,看到纸上两个大字“苹果”则毫无反应。但一个识字者看到“苹果”两字时也会分泌唾液,产生进食的兴奋感。依此类推,尽管一位被迫下乡后的年轻人曾经千方百计地逃离农村,当他看到“上山下乡”四字时仍然可能产生兴奋感。这样的下意识感觉来自于他对当年历史的错觉,可“上山下乡”一词却在不知不觉中强化着他的错觉。“上山下乡”一词简洁有力、充满鼓动性,在生理学意义上容易激励人,虽然它是把人激励到错误的行动和思维方向去。打个比方,在纪念我们下乡六十周年之时,两条标语“纪念上山下乡六十周年”和“纪念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六十周年”,给每个人带来的语感、下意识反应和思维方向,显然大相径庭。

其次,无论我们的后人还是外国人,看到“我上山下乡”、“千百万青年学生上山下乡”这样的句子,很容易误解成我或者千百万学生主动上山下乡。为了避免他们的误解,我们需要解释,甚至需要很多文字去解释。可“我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千百万学生被政府迁移到农村”的说法虽然直白,我们的后人却易于了解真实的历史而难以出现误解。我们今天读历史,往往会因为当时的某个词争论不休。未来100年、1000年的后人读我们这代人经历的历史也有困难。为了减少他们的困难,我们最好直白地描述我们经历的事实。

当然,“被政府迁移到农村”不是一个专用词,用起来不便。知青朋友和关心知青的人应当发明不易造成误解的专用词来标识1949年后城镇青年经历的大规模去农村事件。在没有找到这样的专用词之前,我宁可使用 “被政府迁移到农村”的说法代替“上山下乡”。

“夜话”2024年第2期,2024年1月21日

文革停课时期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

2024年新年第一天,打开计算机,就收到学长钟罕逊先生发来的我的初中班级同学名单。我把它整理并按汉语拼音排序如下:

1965年9月入学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同学名录

(共50人)

包国勇,包元麟,曹菁菁,陈碧玲,陈恒琴,刁建国,方宝江,房守为,冯莉莉,高又平,宫小伟,顾明德,谷小宁,关磊,郭筱玲,韩顺兴,贺家春,胡景北,李申,李佩宁,刘榛,楼淑芬,陆昌申,卢腊丁,马健,毛维东,牟永利,浦曙光,盛惠田,史建农,孙海利,唐建生,王俊秀,王陵,王士平,王源春,汪闻凯,夏解放,夏世雄,许光华,杨桂平,姚农,袁景山,翟桂英,张国贤,赵翠连,郑伟,仲陶宝,周江陵,周穗生

这是我近期寻找的名单。而引起我寻找名单的契机,是砚兄邓伍文先生2022年发给我的两张当时班级的合影照片:

南京九中初一(2)班合影1,1965年10月18日

(19位女生,27位男生)

南京九中初一(2)班合影2,1965年10月18日

(后排中间最高者为班主任储兆瑞,其余为20位女生,26位男生)

合影1里的黑板上清楚地写着“南京九中初一(2)班,1965.10.18”。它表明照片是我们初一(2)班同学1965年10月18日一次外出活动时的合影。合影2里有两块小黑板。当时中苏虽然不再友好,但苏联老大哥余威尚在,我们学的还是俄语,班主任储兆瑞是刚刚从俄语系毕业的新教师。因此,左侧黑板上写的是俄语,含义可能是“班级黑板报”。右侧黑板上写的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和若干口号,即“军队要有统一的领导和纪律,才能战胜敌人…… –毛泽东”、“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持打好最后一仗!”。这些都是当时每个人耳熟能详的语录和口号。最近几年初一新生需要参加军训。“毛主席语录”和上述口号与军训大体匹配。不过,1965年前后应当完全没有初中生军训这回事。班友关磊回忆可能是班级在登攀紫金山时所摄。但照片的场景似乎不在主要登山小路旁,且初一学生年幼,组织登山的可能性也许不大。两张照片的地点似乎像农村地区而非南京郊区比如紫金山、中山陵或雨花台风景区。当时政府倒是组织中学生秋季到农村“学农”或“支农”,报纸上亦有“打好秋收秋种的一仗”说法。然而,在我的印象中,初一新生还不需要去学农。不过,那时节已经有了“工农子弟学生”,就是出身工农家庭、无需特别考分便能进入九中这样的当时江苏省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他们应当是文革后期著名的“工农兵学员”的前身。我们班当时有这样的工农子弟学生,而农民子弟学生来自南京郊区农村。九中部分“红卫兵”1967年就到过一位农民子弟学生的家乡南京市郊摄山公社支农。因此,我们初一(2)是不是也可能到班上农民子弟学生的家乡学农并留下这些照片呢?当然,所有这些回忆和猜想如今都很难证实。

南京九中建校于1925年。早先是一所教会学校,抗战后为南京私立弘光中学。宋美龄女士曾兼职过名誉校长。九中校址位于南京市中心偏东的长江路和碑亭巷路口的西南角、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通过和第一次民选代表开会的“国民大礼堂”街对面,距“总统府”不到一公里。1949年后学校改为现名。我们1965年入学时,学校附近有南京工学院(现名为东南大学)、南京市政府、南京军区司令部、南京军事学院等单位,因此部分学生家庭当时就会拥有照相机。储兆瑞老师当年才23岁,年轻活泼,有很强的感染性和鼓动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班级活动和留影吧。

个人的命运常常被突然的历史浪潮改变。照片上的储老师青年得志,我们班同学正十二三岁,稚气尚在。可实际上,就在不到一个月后的1965年11月10日,毛泽东秘密组织并由姚文元主笔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发表了。党史称这篇文章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导火索一旦点燃,若不舍命掐断它,大震动便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将如地动山摇般彻底改变。到了1966年上半年,中央宣布大学和中学暂停招生、大学和中学暂时停课、大学生和中学生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考虑到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尚幼,他们无须参加文化大革命而暂留家中。这样,我们初一(2)班同学便暂时分开了。可包括伟大统帅和我们班级同学在内的每一个人,谁也没有想到“暂时”将延长到三、四年之久;而对我们班来说,“暂时”就成了“永久”。到了我们本来应当初中毕业的1968年夏季,“停课闹革命”阶段还没有结束;到了1968年冬季和1969年春季,我们又突然被命名为“知识青年”,被政府迁移到农村地区。这一次不是学农或支农,而是务农了:“扎根农村一辈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民”。从此之后,1965年入学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不复存在。由于1966、1967和1968这三年中学皆不招生,所以,接替我们的是1969年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他们1965年九月升入小学六年级后,终于在1969年升入了初中。

与南京九中历届初一(2)班不同,我们这届初一(2)班在九中九十九年校史上多少留了点印迹。1966年5月的“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号召警惕和揭露“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接着,我们的班主任储老师便被校领导认定为“九中的赫鲁晓夫”,一时间学校贴满了批判他的大字报。储老师在我们心目中本来是和蔼可亲的大哥哥,完全和大坏蛋赫鲁晓夫联系不到一起。那时候学校已经停课,我们班同学已经回家,但以韩顺兴、仲陶宝为主的少数同学依然在学校组织了名为“0912”(即九中初一(2)班)的战斗队,站在储老师一边。好在很快,上头要求把文化大革命矛头对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九中来说,那就是对准校领导,因此,储老师迅速从九中的赫鲁晓夫摇身一变而成为先知先觉的文革先锋,“0912”的同学也才免遭了1957年反右后的那种追责。

在政府迁移我们去农村的时候,我们班大多数同学去的是江苏省高淳县,关磊和我则去了江苏省句容县。班级同学本来年幼,相处尚不及一年,下乡后又各施解数逃离农村,以至于变得天各一方,加之班级核心人物储老师早逝,因此同学之间几乎完全失去了联系。感谢邓伍文和钟罕逊两位先生,向我提供了我们班的照片和名单。这里,我把它们公布于众,纪念班主任储兆瑞老师,纪念我们铭记于心的文革停课期间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纪念我们自己曾经的稚气少年。

祈求上天保佑文革停课时期的南京九中初一(2)班各位同学健康长寿!

祈求上天保佑我们的中学和被迁移下乡的经历不再重演到我们后代身上!

“夜话”2024年第1期,2024年1月16日

注:我们的班长是贺家春。第二张照片中,最后一排高个子是储兆瑞老师,紧靠储老师左下方的同学应当是关磊,站立男生第一排右起第二位可能是胡景北。

读德文小说《远离德国女人》

小说《远离德国女人:一场不可能的爱情》是德国近年的畅销书。最近去德国,友人送我这本书并推荐说它揭示了德国战后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确实,本书虽然是小说,但书中人物擅长网络搜索,找出了不少历史文件。作者阿贝尔也称除了人物和部分事件虚构外,书中许多内容都依据历史事实,书末更不同寻常地列出参考资料。所以,一些德国评论家亦认为小说几乎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和战后德国的一段历史。我的那位友人生于1937年,和生于1931年的小说女主人公葛丽泰(Greta)属于同一代人,因此对小说描述的那段德国历史特别有体会。这也是她向我推荐的原因之一。

“远离德国女人”是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即将攻入德国时,美军对士兵提出的警告。发给这些士兵的《袖珍德国指南》告诫他们时刻记住“大多数德国人把票投给了纳粹党。德国人全都读过希特勒《我的奋斗》”。为了避免受到平民“游击队”伤害,所以,美国兵要远离德国人,尤其是远离德国女人。确实,美军刚到德国时,双方敌对情绪严重。正如小说描写的那样,一开始,德国人把美国占领军给街头德国孩子的巧克力看成毒杀德国儿童的毒品。我们知道,英国是德国从普鲁士统一到二战这八十多年的宿敌。德国政府无论在“韬光养晦”还是在公开对抗时,都把英国视为德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最大障碍。而美国在两场世界大战中都是英国的坚定盟国。德国民族的这一仇视英美的心理情结,只是在二战后从“国家第一”转到“个人第一”的缓慢过程中才逐渐消散的。就战后来说,不知道是德国广大人民群众守法(遵守政府宣布的投降令)还是缺乏“人民战争”的传统,总之,一旦政府宣布投降,军队放下武器,地方当局和人民群众就不再自发反抗,完全没有出现盟军事先担心的情形。盟军也相应地释放善意。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1945年10月美军就宣布取消禁止士兵和德国人交往的“交友禁令”,占领军大兵和平民开始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人和美国兵逐渐建立起个人之间的友谊,德国女人和美国大兵也就开始谈情说爱。小说便以此为背景展开。

小说主人公葛丽泰出生在德国东普鲁士省,就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一生从未离开过的那个地区。1945年初苏军进逼东普鲁士时,她们全家逃向依然在纳粹政府统治下的德国即后来的西德,投亲到西德南部的海德堡市。战后,德国东普鲁士省被割让给前苏联即现在的俄国,改名为俄国加里宁格勒州,她们也就失去了家乡,而永久地留在了西德。投降后的德国满目疮痍,遍地废墟,大众生活极其贫困,而失去家乡的难民葛丽泰一家更是身无长物,只能栖居在原先摆放蜂箱的草棚里。海德堡当时属于美军占领区。也许因为海德堡是闻名遐迩的大学城,它幸免严重的炮火破坏,基础设施基本完好,所以大量美军驻扎于此。这样,葛丽泰全家不得不常常接触美国士兵。有一次她从黑市换东西回家,路上丢了帽子,被正在站岗的黑人美军士兵鲍勃看到,下岗后便把帽子送到她家,以后还坚持每天把美军厨房的剩余食物送给葛丽泰家喂猪。1946年冬天的德国特别寒冷,在战后极端困苦的情形下,德国冻死饿殍达几十万人。而正是鲍勃送来的厨余,让葛丽泰一家捱过这段最艰苦时期。鲍勃又介绍会缝纫的葛丽泰母亲到美国军官家里做衣服。那时节,纺纱织布虽然工业化了,做衣服却还停留在个人自己买布自制或请人裁制的阶段。葛丽泰母亲每次都带着她去美国人那里做衣服。鲍勃负责接送,因此经常乘坐鲍勃开的吉普车。在这一过程中,葛丽泰和鲍勃渐渐产生了爱情,还生了女儿玛丽。他们准备结婚,葛丽泰甚至预订了婚纱,幸福和家庭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自己面前竟然横亘着三堵高墙。第一堵是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明文规定不准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结婚。葛丽泰虽然不是美国人,但是白种人,所以鲍勃和葛丽泰不能结婚。若不是这堵高墙,如同许多白人美军士兵和德国女性结婚那样,他们当时就可以结婚,后面的悲剧将得以避免。不过,也许由于德国几乎没有黑人,因此不存在美国那样的具体歧视制度,他们可以绕过这堵高墙,方法就是鲍勃退伍并留在德国和葛丽泰结婚。两个人也确实计划用这个方式结婚。

但突然爆发的一场新战争如同一堵新的高墙,打乱了他们的美梦。在鲍勃退伍前几个月的1950年夏天,朝鲜突然挥师南下,越过国际约定的三八线,三天占领韩国首都首尔,接着横扫韩国全境,大军直逼韩国的最后据点釜山。联合国紧急成立联合国军来恢复三八线。鲍勃作为参加联合国军的美军一员被派往朝鲜战场,先服役半年,后来一再延长。待双方重新认可三八线、战事结束,已经是1953年夏天了。鲍勃虽然立即赶回德国,却无力回天。战争!战争毁灭了多少爱情和家庭!!

不过,小说中最终使鲍勃和葛丽泰的爱情“不可能”的障碍是第三堵高墙:当时德国社会对美国尤其对黑人的仇视和歧视。葛丽泰父亲曾经欢呼希特勒进攻波兰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又参军向西打到巴黎、向东打到斯大林格勒(现名为伏尔加格勒),后被苏军俘虏。战后他回到德国,发现女儿竟然和美国大兵谈情说爱,感觉自己在战场上的血都白流了;而更加不能容忍的竟然还是和美国黑人大兵恋爱,生下黑皮肤孩子!欧洲人对黑人的歧视本来就根深蒂固。纳粹统治虽然只有短暂14年,但它从中小学就开始灌输的种族理论大大强化了德国大众这样的歧视心理。如果说纳粹的种族理论还把犹太人和其它欧洲人当成人,那么,希特勒在《我的奋斗》内,直接就把黑人称为“半猿”,算不上人。在纳粹时期,希特勒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我的奋斗》更是人手一部,因此,虽然纳粹战败,虽然德国不存在歧视黑人的具体制度,但德国大众对黑人的歧视应当不下于当时的美国。所以,鲍勃和葛丽泰恋爱后便一直瞒着葛丽泰家人;葛丽泰怀孕而暴露恋情后,她的家人不顾鲍勃过去的帮助与友情,坚决地禁止他们两人见面。只是在葛丽泰因产后热命悬一线而急需仅仅美军医院才有的青霉素时,她母亲才去找了鲍勃,他们两人才重新有了联系。然而,当鲍勃离开德国而葛丽泰忙于工作和孩子时,她父母隐瞒了鲍勃的所有来信。当鲍勃1953年夏天赶回德国、找到葛丽泰父母时(葛丽泰当时正在住院),他们既威胁要喊警察撵走他,又撒谎说葛丽泰已经和别人结婚了,其丈夫已经领养了鲍勃和葛丽泰的孩子,让他死心。鲍勃失望至极地返回美国,他们两人的爱情终成悲剧!

葛丽泰父母的歧视态度仅仅是当时德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的另一条线是鲍勃和葛丽泰的黑皮肤孩子玛丽。玛丽的经历则展现了整个德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从玛丽的接生婆到街头遇到的陌生人再到政府官员,小说中几乎所有德国人都歧视葛丽泰和玛丽母女。只有他们投靠的海德堡亲戚还帮助她们母女。鲍勃在德国服役时有工资,葛丽泰无需工作。鲍勃离开德国并且没有任何音信后,葛丽泰必须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孩子。但工作和照顾幼儿不能相容,因此葛丽泰不得不把玛丽临时放到孤儿院。毋庸讳言,许多美国黑人大兵对自己和德国女性生育的孩子不闻不问,许多德国家庭不愿意养育黑皮肤孩子,因此,这些家庭放弃监护权而把黑孩子送到孤儿院。德国许多人认为这些黑孩子不适宜生活在德国,政府甚至讨论是否把他们送到德国人在非洲兴办的孤儿院去。此时,两位普通的美国女性(Margeret E. Butler和Mabel E. Grammer)各自出面领养和呼吁美国家庭领养这些黑孩子。德国官员不让葛丽泰知晓便把玛丽交给了美国领养者。为此,葛丽泰精神失常而住院!而正是在她住院期间,鲍勃带着爱情和结婚的美好愿望赶回德国,却因葛丽泰父母的谎言而大失所望!

当然,小说的结局近似喜剧。当时的德国,单亲母亲和政府分享孩子监护权。为了获得完整监护权以找回玛丽,葛丽泰后来结婚并育有一子汤姆。但德国政府不配合,他们夫妇在茫茫大千世界里根本找不到玛丽。时光转瞬到了2015年,汤姆父亲已逝,而叙利亚内战难民正涌向欧洲。这让许多人想起二战后东普鲁士德国人如葛丽泰一家逃难的场景。汤姆已是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他偶然发现鲍勃的照片和在德国时写给葛丽泰的情书。更让他惊愕的是,他母亲还珍藏着一张背面写着“我最最心爱的玛丽”的黑孩子照片。葛丽泰向汤姆坦承了和鲍勃的爱情,但只要提及玛丽,她就陷入精神失常。汤姆和他的同事便利用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不但知悉了二战后德国黑孩子的历史,而且找到了远在美国的鲍勃和玛丽。年逾九十且一直单身的鲍勃与年过六十、子孙满堂的玛丽终于和葛丽泰在德国相聚一堂,更重要的是,鲍勃终于知道自己从未被葛丽泰欺骗过。只是在这时候,葛丽泰已经部分失智……

当今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西莫格鲁(Acemoglu)曾经指出,人类社会在最近100年经历的最重要变化是“权利革命(Rights Revolution)”。确实,与100年前相比,弱势人群的权利现在显著提高了。平民和统治者、随从和主人、工人和企业家、女性和男性、青年和父母、少数族裔和多数族裔、宗教信仰的少数派和多数派、黑色、棕色和白皮肤人群,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在我们中国,中共党员和非党员、公务员和其它职业者、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者,或者说在不同分类的歧视和被歧视人群之间的权利关系,今天和一百年前甚至五十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其间变化的剧烈程度,完全可以用“革命”一词来形容。这样的权利革命不但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不同程度地发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它每一个国家。今天的德国,单亲母亲的权利是葛丽泰年轻时不可想象的,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权利也是鲍勃当时不可想象的。葛丽泰和鲍勃的爱情,在今天的德国和美国都不再“不可能” 。汤姆在搜寻鲍勃和玛丽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不敢相信当年德国竟然如此严重地歧视黑皮肤人群。他虽然知道纳粹的种族宣传,但只是在搜寻自己亲人的过程才有了切肤之痛。我们绝大多数人既遭受过歧视也歧视过他人,但也仅仅在自己遭受歧视时才有体会,在歧视他人时却漠然不知。我想,阿贝尔这本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畅销书,可能不一定在于它揭示了德国战后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而更可能在于它唤起了德国人对真挚爱情的同情和向往,并由此感受到平等对待弱势人群的道德义务。

“夜话”2023年第5期,2023年12月1日

附:《远离德国女人:一场不可能的爱情》原版为:Abel, Susanne, 2021, Stay Away From Gretchen: Eine Unmögliche Liebe, München: dtv.

注:本文的德文译文见:https://www.hujingbei.net/archives/2796

我也为抵制“二次文革”出点力

昨天,我响应法学界人士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呼吁,对从91日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下:

“中国人大网”为公众提意见而设立了很方便的平台。打开供公众提意见的“中国人大网”主页http://www.npc.gov.cn/flcaw/

就会发现大字标题“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和下面列出的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五个法律草案。点击第五个“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就会看到网页http://www.npc.gov.cn/flcaw/userIndex.html?lid=ff8081818a22132f018 a499710595932

该网页要求必须填写的信息只有两项:省份和职业。姓名和联系方式都属于自愿填写。我填了自己的姓名。我是中国公民,但目前身在海外。可是“省份”一栏内的选项只有中国境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所以我只好选取出国前的户籍所在地“上海”。职业一栏,因为退休前在大学工作,我选取了“事业单位”。选完后,点击红色的“进入”按钮,便出现本文列出的第一个截屏页面,然后在“提出意见”下的空白窗口,写出自己的意见。我的意见很简单:

“建议撤销第三十四条第二、第三款,理由是其中的‘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提法过分不严谨

建议修改第五十九条第四款第二条,修改为‘以围堵、拦截等方式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理由是现在该条中的‘侮辱、谩骂、威胁’的提法过于不严谨。”

感谢法学界人士和公共知识分子,正是他们的大声疾呼,提醒我注意到“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中的某些条文是如此地不合适。同时,我也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时,我们“红卫兵”重视的区别不是中国和外国,而是无产阶级和封建阶级加资产阶级。那时,自己是红透了的红色卫兵。记得自己读到《人民日报》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第一篇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那样地激动,以至于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它。这篇社论说:

“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是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创造和形成崭新的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移风易俗的伟大事业。对于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一切遗产、风俗、习惯,都必须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加以透彻的批判。在人民生活中清除旧社会的恶习,是需要时间的。但是,解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如果充分发动了群众,走群众路线,使移风易俗成为真正广大的群众运动,那么,见效就可能快起来。”

这篇社论提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为后来有名的提法“四旧”。这篇社论同时开启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那些奇装异服、那些“端午”“中秋”节日,那些古书旧书海外来书,那些文物,都被“破四旧”运动扫入了“历史的垃圾桶”;那些“四旧”的代表者即地富反坏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教授、学者、老师),都受到比如戴高帽子游街甚至鞭打至死的的残酷打击。

我在十几岁时的亲身经历,是不是要在我七十几岁再亲身经历一次?我试着把上面《人民日报》社论中的“无产阶级”改成“中华民族”、把“剥削阶级”等改成“外来势力”,那段社论就变为:

“中华民族文化革命,是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外来势力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创造和形成崭新的中华民族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移风易俗的伟大事业。对于外来势力的一切遗产、风俗、习惯,都必须用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加以透彻的批判。在人民生活中清除外来势力的恶习,是需要时间的。但是,解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如果充分发动了群众,走群众路线,使移风易俗成为真正广大的群众运动,那么,见效就可能快起来。”

但愿我改写的这段社论不会真的出现在我们的官方媒体上,但愿“二次破四旧”和“二次文革”不会发生。可仅仅“但愿”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有行动。就《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出意见,反对泛化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是我们为抵制“二次破四旧”和“二次文革”出的一点力。现在已经有56,845人出了力,对该修订草案提出了意见。昨天我也为此出了一点力。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也能够抽一点空,出一点力,就这个修订草案提出自己的意见?

“夜话”2023年第4期,2023年9月7日

浅谈“厉以宁时代”—-为悼念厉老师而作

我所敬重的厉以宁老师已经逝世两个多月了。上月初清明节祭奠父母时,我也祭奠了厉老师。和许许多多悼念厉老师的网友一样,我在祭奠时也深深体会到某种时代结束的感觉:“厉以宁时代”结束了,甚至“后厉以宁时代”也结束了,还有其他含义的时代也结束了。回忆四十一年前的1982年,当我有幸成为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的六大导师是陈岱孙、罗志如、杜度、胡代光、范家骧和厉以宁(排序可能有误)。如今,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厉老师也去世了:一个时代,以厉以宁为标志的我的学术导师们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但即使对于我,“厉以宁时代”也远远超出导师和学生两代人的含义。那么,“厉以宁时代”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厉以宁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我想,它的第一个标志是厉以宁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引路人,第二个标志则是厉以宁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建言人。就这两个标志而言,1978年后中国经济学和经济改革探讨应当存在一个 “厉以宁时代”。本文只想浅谈一下第一个标志。

厉老师作为经济学的引路人,对我和我的许多同龄人几乎是不言而喻的。1978年恢复高考时,经济学在中国仅仅意味着马克思名义下的政治经济学。恢复高考前,四人帮治下的复旦大学蒋学模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印刷了上亿册。恢复高考后我们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只是删去四人帮专用词如“资产阶级法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后的过去教材的加厚版。那时候,经济学界的所有讨论都是在政治经济学圈子里绕弯子,例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服务业是否生产劳动、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绝对贫困化还是相对贫困化一类的讨论。讨论结果也仅仅由有关部门决定。至于非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部门的标准说法是自从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就蜕变为“庸俗经济学”,根本不值得了解。所以,我上大学时所知道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就到1823年去世的李嘉图为止。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专制荒漠中,在改革开放刚露苗头的时节,厉以宁横空出世,凭其二十多年厚积的知识,突然发表大批介绍二十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专著。仅从1978到1985年,厉以宁便出版了《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1978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1980,合著)、《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1982,合著)、《工业区位理论》(1982,合著)、《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1982,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1983,合著)、《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1984,合著)、《教育经济学》(1984)、《消费经济学》(1984)、《简明西方经济学》(1985)等专著。厉以宁这些著作和他在其他场合如《国外经济学讲座》上介绍的西方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们全是闻所未闻的新知识。这些知识吸引了每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学学子,也让最早和最多传播这些知识的厉以宁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经济学的引路人。

厉以宁的引路人作用尤其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引入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厉以宁把中国经济学从狭隘和说教的政治经济学引领到广阔和活跃的“大”经济学,从此,经济学在中国不再仅仅是官方政治经济学的简称,不再仅仅是宣传口号的附庸,而同时有了可以争论、辩驳和反对的分支。第二,通过他的著作,厉以宁确立了后来改名为“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在中国传播、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模式。这里,如果说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还必须参照西方人自己的教学型式,那么,厉以宁的比如《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等著作,开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新风气,其研究方法,至今依然是许多中国经济学著作和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第三,通过在中国问题上应用西方经济学,厉以宁开创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的先河。在厉以宁以前,中国经济是政治经济学的专属研究范围。任何以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为主要任务的学者(这里用“任务”一词,是因为当年的计划经济制度也计划学术,并把学术任务分配给不同学者。例如,胡代光先生便说过他是应组织要求而从统计学转向资产阶级经济学专业的)都不会越雷池一步。后来常见的“西方经济学对我国借鉴意义”一语,只是在厉以宁闯入中国经济研究领域后才出现的说法。如果这样的说法仅仅是“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另一种表述,那么,我们同时应当体会,从“体用皆马学”到“西学亦可用”,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和艰难的一步。厉以宁首先跨出这一步,别人迅速的接力才让这一步踏实。在这个方面,厉以宁甚至做成了1949年以后在中国空前并且至今还绝后的事情:作为一位西方经济学专业学者,他出版了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86年)。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学界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旁边多了西方经济学领域。但两个领域的人互不搭理互不跨界。例外仅仅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人继续用经久不变的老调批判西方经济学。可厉以宁跨界了。如果说他在跨界建立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体系方面是失败者,那么,他在把西方经济学扩展到中国经济研究方面则不但是成功者,而且是引路人。

当然,一个时代有开始也有结束。如果说中国经济学的厉以宁时代是从上世纪七十多年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那么,厉以宁时代是何时结束的呢?我想,它大概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结束。谈一个时代的结束,不如谈其后续时代的开始。“后厉以宁时代”的开始至少也有三个值得注意的标志性现象。第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学留学生归国从教和国内青年人直接接触西方经济学。当我1982年初到北大经济系读硕的时候,北大经济系一些本科毕业生则到西方国家求学。1994年,他们中间的林毅夫、易纲、海闻等和其他归国学者如张维迎等建立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是经济学留学生归国的重要事件。那时候,网络开始出现。它让国内青年学子有了直接获得西方经济学第一手资料的机会。当时世界上还不存在任何网络防火墙。这些年轻人如饥如渴地吸收从西方传来的西方经济学,而不再专注于厉以宁为代表传播的中文版的西方经济学。我曾经写过的上海财经大学孙经纬老师便属于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曾经说过当时许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比他们的导师更了解经济学,因为他们的导师还不会用网络,其经济学知识还停留在厉以宁传播的初等西方经济学范围内。就基本点来说,这些归国学者和青年学子对西方经济学的了解,超过了厉以宁和停留在厉以宁著作上的国内学者。

第二个标志性现象和第一个现象直接相关。归国学者和网络自学者用的是西方原版教材,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国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不但开始直接采用西方教材,而且是西方大学今天用什么教材,中国今天就用那些教材。西方经济学教材和著作的翻译成了一股热潮。厉以宁开始的通过中介的西方经济学传播和教学模式被超越了。同时,中国大学经济学各专业教学中,西方经济学的比重开始超过政治经济学。

“后厉以宁时代”的第三个现象最为重要,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开始被广泛视为经济学本身;西方经济学不但被用于研究中国经济,而且在许多人眼中,只有西方经济学才能够用来研究中国经济: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体”而非局限于“用”。随着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学杂志改版转向,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成为经济学者的日常工作。在他们的研究意识里,政治经济学充其量只余留少许痕迹。这和陈岱孙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呼吁、厉以宁老师身先士卒的“西学可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到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学清楚地超越了厉以宁时代,而跨入被许多归国学者和青年学子造就的新时代。由于这里缺乏类似厉以宁的远远走在同伴之前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我把“厉以宁时代”称为“西学为用”时代,而把“后厉以宁”的这个新时代称为“西学为体”时代。

据说厉老师晚年讲过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我看来,厉老师不但完成、而且是辉煌地完成了他对中国经济学的历史使命。一个人能够引领一个国家的经济学二十年,这是难以想象的巨大的个人成就。在经济学传入中国的100多年历史中,厉以宁为经济学传播所做的贡献,应当超过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许没有做出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贡献。他所提出的“非均衡”研究方法,他解释资本主义起源的“制度刚性”论点,也许都不足以构成重要学术成就。但厉以宁对经济学尤其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贡献不在提出新理论,而在传播和应用现有理论到中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厉以宁说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建立新理论,是作为他学生的我们、是他的学术后人的历史任务。可惜的是,用一位厉老师曾经的博士生的话说,至少在厉老师到上世纪末为止指导的研究生中(当然也包括他和我本人),没有人能够在学术上接上厉老师的班。我们也许在推动中国经济学进入“西学为体”时代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力,但既难以建立新理论,也难以坚持这个时代,因此,在悼念厉老师的时候,我同样感受到内疚。现在,不但厉以宁时代结束了,“西学为体”的时代也结束了,我们面对着中国经济学的新时代,一个高涨的民族主义侵蚀了经济学的新时代。在这个时候,作为厉老师当年的学生,我在悼念他的时候,更希望把以他命名的时代具体化,更愿意回顾他二十多年坐冷板凳的坚忍不拔精神,他观察时局的敏锐眼光和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厉以宁老师千古!

“夜话”2023年第3期,2023年5月2日

回乡有感

国庆长假期间,我回到第二故乡――当年插队的农村。阔别农村已经 23 年,离开上一次的访问也 3 年了。年轻时同滚一个草铺、共在一田插秧的农民朋友,熟知我当年大豌喝酒的“劣迹”,如今虽然蓝边豌升格为高脚杯,但车轮大战摆开,一餐之饮, 却也超过了我平素三、五年所喝的酒精。谈到如今粮食的高产量,不禁欣然;说到若干熟人的生活甚至今不如昔,又感愀然;提到一起挑粪抢墒插秧割麦挖河砍柴玩笑逗乐的当年二十岁左右的朋友们,有四位已经不在人世,更觉惨然。好在现在世道开明,谈锋所及,再无顾忌,况且大家皆在半百前后,尽管无夫子之德,不敢说略知天命,但做官发财子孝孙众等等万千百种想法,虽不能说全无,却也淡薄:因此都能畅怀,且至尽兴。

酒足之后,我走出房门。一阵凉风过来,顿时吹散了我的酒意。我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浓重的夜色之中:面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暗黑夜色,不远处的村庄只能凭借感觉知道它的存在,而再也无法分辨出它的影迹。远处高高低低的山群,完全被墨黑墨黑的夜色笼住。仲秋的夜中,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抬眼处,才呈现弧形的初月,此时却早早地升上了天空。暗重的夜色,把围着弯弯月牙的两条美丽弧线,清晰地映射在暗蓝色的天穹上。刚刚收完杂交稻而袒露在月光下的田野散发开来的泥土味,和快成熟的晚稻分泌出来的秋香味混合在一起,在这朦朦胧胧的暗色之中,好像又团成一种淡淡的气体,氤氲然地弥漫在被新月的柔弱光线安抚着的广袤土地上。

好一个安静、温馨、平和的世界,我不禁感到了醉意。

好像又回到年轻时的某个秋实季节。白天在大田里平田砍垡做底肥种麦子,晚上到打谷场拉起灯来给稻子脱粒。电动机在暗淡的灯光下沉重地哼着。丰收的年头,稻粒欢快地从脱粒机的转盘上跳开,再在木锨的指挥下聚成一垛垛金黄色的粮堆;灾荒的季节,懒懒散散汇拢在一起的稻粒,把本来暗淡的灯光映得更加阴涩。而不管风调雨顺还是旱涝洪蝗,土地在慷慨地献出水和营养的同时,也慷慨地送给稻子许多灰土。站在脱粒机旁几分钟以后,鼻孔就塞满了灰尘,吐出的痰都是黑的。秋天的夜,脱粒结束,下塘里洗澡已经太冷,于是就朝脸上扑几下塘水,然后挟床被子,和三两个同是年轻人的农民睡在稻堆旁。天上也是这样清晰柔和的月亮,四周也是浓重静谧的夜色,想搞清月亮身旁究竟有没有相伴的星星,眼皮却早已合在一处,更来不及思索是早霜在打湿着被子,还是晚露在滋润着面孔。

又一阵凉风吹来,把我从记忆中拉回。但我已经清醒,已经明白,在这块土地上, 在这片月光下,曾经有过自己真实的生活。我的青春在这里度过,而青春据说又是人生命中最艳丽的一页。

是的,青春是艳丽的。这首先因为青年人无忧无虑。无忧无虑使他们能够信奉真实和善良、追求美好和崇高,而健壮的体魄又使他们能够承受甚至是残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不过,青年人又是肤浅的:信奉来自书本,追求出于激情。但书本抵不上社会现实,激情拗不过平常生活。所以,艳丽的底色又是苍白的。如果他们不能把肤浅变为深刻,在他们跨入有忧有虑的成人阶段以后,他们就可能把自己青春时代的信奉和追求,看成一场浅薄的虚幻,而把那在尘世表面的沉浮视为生活的真实内容,把覆盖在泥土之上的柏油层,和耀眼灯光照亮了的半空,当作自己所立的地和所顶的天。

23 年前,我不期然地从宁静平和的乡村回到光怪陆离的城市,后来又忝列教师之 伍。在喧闹的环境内,在成就的竞争中,在物欲的诱惑下,在感情的纷乱里,在理性的逻辑上,既不能免于年轻时留下的肤浅,又平添了成年人特定的忧虑,应酬往来更使我陷入飘渺的幻觉。然而,站到年轻时信奉过的实在的土地上和追求过的纯洁的月光下,似乎忧虑之感顿无,惭愧之心忽生。生活的真实原来在这里,土地的真、人间的善、月亮的美,原来在这里,在几乎被我遗忘的乡村的大自然里。

“我还会到这里来的”,我对站在身边的朋友说。

注:本文曾载于《上海财经大学报》第289期第4版,2000 年 10 月30日。

“夜话”2023年第2期,2023年3月17日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in Today’s World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in Today’s World

Jingbei Hu

Abstract: The world is witnessing a mass migration of labor forces from agriculture into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s dropped from 970 million to 870 mill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hare (AES) from 43% to 27% over 29 years between 1991 and 2020. Around the year 2000, the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s peaked and started to decrease, and AES fell to 40%. Assuming that AES was 80% around the year 1700 when modern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began and 0% when it ends in the future, the reduction of AES to 40% indicates that humans finally achieved half of their mission of the migration as they entered the third millennium after 300 years of arduous effort. Ou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speed and spatial extent of the current migration are unprecedented. Over the past 29 years, the world’s AES fell by more than 15 percentage points, while the average speed was 4% per 30 years between 1700 and 2000. Thus, the current labor migration is almost four times fast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past 300 years. Furthermore, the recent migration is more extensive in spatial terms than in any other period in human history, as evidenced by data from country groups and individual countries worldwide.

Keywords: Worldwide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into non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labor outmigration,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between 1991 and 2020,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hare, Decrease in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hare

———————————————————-

Jingbei Hu, Professor of economics Emeritus

Email: [email protected]; homepage: www.hujingbei.net

Citation: Jingbei Hu, 2023,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in Today’s World, translation of Section 1 and 2 of Chapter 1 of the Chinese book: Jingbei Hu, 2022,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New York: World Chinese Publishing, pp. 1-14.

谈谈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发表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习主席说得完全正确。按照习主席的贺词,我国下面所要做的,便是让不同诉求、不同看法公开表达出来,而不受到有关部门任意封禁。考虑到微信的普及程度,如何让不同诉求和看法不受微信网管的任意封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的话,不同诉求和看法无法正常表达,大众和政府便无从知道社会存在什么不同的诉求和看法,各种诉求和看法之间的沟通、协商以至于共识便成为空话。

在这个方面,我深有体会。恰恰在新年前,我的微信文章“关于抗疫的若干紧急建言”两次遭到封禁。第一次封禁理由如下:

检查该文,疑似“‘最高’领导向大家说明疫情情形和抗疫措施”的建议用词“不当”,于是把单引号中词删去,果然通过审核发表了。可仅仅一小时零1分钟,它又“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被第二次封禁。

由于第二次封禁没有明确指出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具体条文,因此无法整改,我的建言便被永远封禁。而我的建言仅仅是关于抗疫措施的几个建议,至少应当属于习主席讲的不同诉求和看法。比如,建议领导对公众说明情形,减少民众惊惶;建议某些紧急措施,减少疫情对民众的伤害。它们不一定恰当更不必须采用。但封禁就让这些建议无法为社会所知悉,更无法加入“沟通协商“之中。比如,我对军管殡仪馆的建议不近适当,但它若加入“沟通协商”,有关部门可能早早就对殡仪馆采取某些紧急措施了,近期大量亡者的后事办理便会更为人性,各国卫星也就拍摄不到我国许多殡仪馆人满为患的悲惨情景。我国有那么多比我更了解情形更具有知识的人。他们对抗疫的不同诉求、看法和建议比我提出的更为适当,而他们也几乎只能够通过微信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微信目前的封禁方式,将让他们的看法和建议根本无法进入“沟通协商”之中。

因此,我国必须彻底改革目前微信的言论管控方式,习主席所说的不同诉求和看法才能够发表出来,不同诉求和看法的“沟通协商”才有可能。同时,我想强调的是,发表不同诉求和看法,是每个人的权利,而非对普通民众的恩赐。如果从恩赐角度出发,则无论怎样改革,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发表依然无法实现,沟通协商依然会流于空谈。共识也就依然是海市蜃楼。

“夜话”2023年第1期,2023年1月13日

迎接2023年 应对2023年

2022年就要过去了!无论我们是否欢迎,2023年都坚定地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都不得不跨入2023年。

既然如此,既然不可改变,就让我们以平静和开朗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前面的年头虽然不多了,可太阳升起的每一天依然是新的一天,改换挂历的每一次依然是新的一年:平静和开朗,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们面对新一年的适当心情。

不过,和过去几十年相比,“平静和开朗”现在也许更为重要。这不但在于它能够让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而且在于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平衡理性和感情。而免疫系统和理性感情平衡两者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在迎接2023新年之际,我们许多人第一次刻骨铭心地发现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如此地出乎意料,马上到来的2023年是如此地不确定而难以预料和展望。

三年前的2020年,我曾经撰写了一篇短文“回眸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https://www.hujingbei.net/archives/2036)。回眸之余,我在简短展望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时,却发现它充满不确定性。2010年,世界经济失衡,世界的热词是“再平衡”(Rebalancing),但“学人和商人对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前景都抱有‘自以为是’的比较确定的预期;十年后的今天,尽管平衡多了,可没有人敢于确定地预期下一个十年甚至仅仅五年会发生什么:能够预期的仅仅是未来的不确定;其它一切都无法预期。”

这样对未来不确定的强烈感觉既来自像新冠疫情这样的自然因素,也来自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更来自我们中国的基本变化,因此我们中国人的感觉也最强烈。在那篇2020年的短文中,我说:“十年前,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定位是个问题。那时候,虽然中国首先挣脱了2008年经济危机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内外部分学者开始倡导“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融入世界经济、政治和法规体系,似乎还是普遍的共识。可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共识已被彻底打破。打破共识的事件很多,例如中国修宪取消了国家领导人任期限制,中国近些年每年军舰下水吨位超过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总和等等。”显然,那一共识的打破让中国在应对重大国内外事件时不再受“国际惯例”约束,因此更容易采取与世界多数重要国家不同的方式,从而大大加重中国事情的不确定,加重国人对不确定的感觉。

展望2023年,我们依然面对极其强烈的不确定性。我们还会遭遇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新冠病毒大感染吗?我们会参考“国际惯例”来应对疫情吗?我们会遇到烧在自己身上的战火吗?或者离开这样的战火会更远还是更近?我们的经济会恢复增长还是还是更加萧条?推动经济的第一动力是消费还是政府投资?封控的法制混乱和社会创伤将如何平复或加剧等等,都是我们在展望2023年时不得不面对的不确定性。

就个人而言,恰恰在几天前,一位年轻朋友和我谈到自己应当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我的建议是:

1.保持身体健康。尽可能不受新冠病毒感染;感染了尽可能完全康复。

2.保持对未来的乐观。只要身体好,心情平静开朗,就会有未来。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不要看轻“逆来顺受”。只要相信未来,逆来顺受就是应对最困难状况的好方式。少数人也许能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得益;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此时最好是等和忍。

3.一个有利的位置。所谓有利就是有助于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比如工作位置既不容易被解雇也不容易被政策打压。比如身份位置让自己在困难时更容易被发现并得到他人尤其政府援助,甚至在战时更容易避免强制。例如,北京居民在这次疫情爆发时得到的医疗资源便比其他地方人多得多;大城市获得救助的可能性要比中小城市高。1960年前后中国出现饿殍现象,但全都发生在社会很少关注的农村地区。就此而言,农民迁移到城市是他们应对巨大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

4.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与金钱财富不同之处是它们无法被外人夺走,一旦不确定性大大降低,知识和能力就是一个人发挥作用甚至大展宏图的基础。文革后考入大学的老中学生都是文革中继续读书的人。这一点我们都还记忆犹新。更重要的是学习让人增长见识,明白世界和人生,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作为。

5.能帮助别人就帮助一点。这一点对于一个人的心理非常重要。如果在巨大不确定性基本消除后回顾这段时期,如果在人生的后期回顾这段时期,帮助过别人的感觉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二十多年的短文写作中,这应当是第一篇和迎接新年有关的文字。它也许太沉重了,也许还不够沉重。只是,无论如何,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健康、平静和开朗地跨入新的2023年,希望新的一年会大大降低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再次品尝基本的确定性给我们带来的平安感觉。

愿上天在2023年和以后保佑我们每一位中国人。

“夜话”2022年第30期,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8日注:因公众号被禁用,2022年底的短文延至今日发布。)

(又注:本文于加州时间1月8日22:20在微信公众号“学者胡景北”上发布。但二十分钟后的10:40即被封禁)

关于当前抗疫的紧急建言

自本月初中国放弃严格封控政策后,新冠疫情呈现突然和大面积爆发的景象。感染大爆发之后发生的是重症和死亡大爆发。这里,就我从亲友处了解的部分情形,从我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良知出发,提出关于抗疫的以下建言:

1.最高领导人亲自向全国人民说明当前疫情状况和政府已经与将要采取的措施。疫情突然大面积爆发后,全国人心惶惶,不知所以。卫生和疾控部门仅能够发布一般性信息,不具备足够资格来发布具有权威性的重大公告,只有最高领导人才可能具有这样的资格。

放眼世界,绝大部分国家虽然都有应对疫情的专设机构和临时机构如抗疫领导小组,但最高领导人都亲自出面向公众说明疫情状况。尤其当抗疫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时,他们更是直接面向公众解释这样的转变。中国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疫情大爆发的这种特殊形势下,最高领导人亲自说明情形应对也是其职责所在。

2.向全国人口迅速和免费发放新冠病毒检测盒和部分特殊的发烧药物如布诺芬。政府立即接管全国新冠检测盒和比如布诺芬的生产和分配,并告知各地居民他们最早和最迟可以领到这些检测盒与药品的日期。

3.政府立即接管辉瑞特效药的进口和分配以及国内的生产和分配,并用军机迅速将这些特效药送到各地医院,以挽救生命。同时,将这些特效药到达各地医院的最早和最迟到达时间公布于众。

4.政府对殡仪馆实行军管,以疫情爆发前价格为逝者迅速和适当地办理丧事。

5.建立或重新建立专门的疫情网站以发布权威的疫情消息和抗疫措施并对公众的各种问题加以解释。对于解释错误并造成后果的,政府做出赔偿保证。

我衷心希望目前的疫情紧急状况迅速过去,衷心希望我的亲友和同胞少受生命和其他疫情损失。

上天保佑每一位中国人!

“夜话”2022年第29期,2022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