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农劳比

第三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指标和标准数据

3.3 农劳比

我们考虑一个独立的对外封闭的经济体系并把这个体系的生产部门仅仅区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把这个体系中的劳动力配置区分为就业和失业,前者又进一步区分为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令Lt表示经济体系在时点t属于t的总劳动,Lt为一足够大的有限正实数,Lt属于R+。假设一个劳动力在时点t属于t或从事农业或从事非农业或失业,[1] Lt在该时点的分布是

         (3.1)     Lt =Et+Ut=LAt+LNt+Ut

t属于t,其中EU分别表示就业和失业,上标AN表示农业和非农业,Et属于R+, Et≤Lt, Ut属于(0, Lt), LAtLNt为非负实数, LAt≤Et≤Lt, LNt≤Et≤ Lt, 注意LA0=E0≤L0LAN=0; LN0=0, LNN=EN≤LN。注意下标N代表非农化转型的结束时点,N属于t。用Lt (3.1) 并整理得到

    (3.2)     1=(1-ut)+ut


           (3.3)     1=lt +lNt+ut

其中

           (3.4)     ut= Ut/Lt

           (3.5)     lt=LAt/Lt

           (3.6)     lNt=LNt/Lt

分别代表失业率、农业和非农劳动占总劳动比重,我们将后两者简称为农劳比和非农比。ut属于(0, 1)lt属于(0, 1)lNt属于(0, 1)。公式 (3.2) 中的(1-ut)表示总就业占总劳动力比重。同时,我们用lE代表农业就业比并定义为

      (3.7)     lEt=LAt/Et ,

lEt属于(0, 1)(1- lEt)代表非农就业比。lEtlt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3.8)     lEt = LAt/Et =LAt/[(1-ut)Lt]= (LAt/Lt)[1/(1-ut)]= lt/[1/(1-ut)]≥ lt

或者

      (3.9)     lt = lEt(1-ut) ≤ lEt

lt lEt的原因是ut属于(0, 1)。若ut=0,则lt =lEt,劳动比和就业比相等;若ut>0,则lt <lEt,劳动比小于就业比。[2]
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布LEULALN中全部或部分指标的统计数据。在公布上述部分劳动指标统计的许多国家内,其他指标数据常常可以根据公布的指标数据并利用这里的公式唯一且无歧义地计算出来。例如,在我们特别关注的中国和美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EU和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产业就业数据,[3] 美国公布全部LEULALN五个指标的数据。[4] 在中国,EU相加即可得到L。中国统计中的第一产业等同于农业,三个产业就业合计等于E,因此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可合并为非农业就业,所以中国的LALN亦不难计算且无歧义。有了这五个绝对数指标的数据,利用公式(3.4)(3.7),相对数指标llNlEu数据亦可唯一且无歧义地计算出来。[5]

经济学文献和各国统计资料广泛使用各部门就业比重概念,即某部门劳动力和总就业之比。例如,农业就业比重lE的应用便比农业劳动比重l广泛得多。不过,正如公式(3.8)(3.9)证明的那样,它们和各部门劳动比重可互相推算。lEl的区别在于uuU的存在加重了总劳动L的统计和分析困难,降低了l的应用性。但l在经济分析中的优点应当超过lE。首先,llE在短期经济波动中稳定得多。这是因为llE的分子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分母:l的分母是总劳动,lE的分母则是总就业。总劳动和总就业都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总就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强烈。经济波动的经验表明,无论总劳动是否变化,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就业或新增就业减少;经济繁荣时,失业减少,就业或新增就业增加。相反,总劳动只是间接地受到经济波动影响。在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部分原有劳动力可能会退出劳动市场,减少总劳动;在就业兴旺的经济繁荣时期,部分原先不从事社会劳动的人也会进入劳动市场,增加总劳动。但与总就业相比,经济波动对总劳动的影响要小得多。相对数指标的选择标准之一是其短期稳定性。把该标准用到llE之间的选择便要求它们的分母尽可能稳定,因此用总劳动做分母的l更适合标记农业劳动力在经济波动中的相对变化。我们举美国的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表3.1显示美国总劳动L、总就业E和农业就业LA的绝对量在2009年都比上一年降低,但总就业比总劳动的降幅大得多,可见总就业比总劳动的短期稳定程度低得多。由于农业就业的降低幅度低于总就业、高于总劳动的相应幅度,所以,虽然农业劳动力在2009年绝对减少了,可农业就业比却提高了;相反,同年的农劳比是下降的。显然,农业就业比和农业就业量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但农劳比却和农业就业量变化趋势相同。在这个例子中,经济波动对总就业和总劳动影响程度的大小差别竟造成了农业就业比和农劳比变化的方向差别。[6]

3.1 美国农劳比和农业就业比变化的比较,2008-2009

年份

L

E

LA

增长率

l

lE

L

E

LA

 

万人

%

2008

15429

14536

217

0.76

-0.47

3.48

1.41

1.49

2009

15414

13988

210

-0.09

-3.77

-3.00

1.36

1.50

资料来源: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劳比:参见数据附录5:美国总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劳比、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加速度,年度数据, 1890-2015年,总就业:参见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12Table B35

农劳比在经济分析中优于农业就业比的另一个原因是农劳比与常见的失业率概念的可比性,而农业就业比和失业率缺乏可比性。农劳比和失业率的分母都是总劳动,两者在正数范围内的定义域亦相同,所以两个概念在数量上可以直接比较。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经济体系内同时存在着失业。经济的短期波动可能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关也与失业变化有关,了解它们的相互变化以及它们和宏观经济总体变化之间的关系,往往需要同时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变化,此时,农劳比和失业率的可比性便具有重要性。本书第6章在比较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变化的宏观效应研究时,便利用了农劳比和失业率的可比性。

我们需要在其中选择的另一组概念是农劳比l和非农比lNt。由公式(3.3)知,若ut=0,则lt +lNt=1,农业与非农就业之和等于总就业等于总劳动,即

    (3.10)     lt =1- lNt

(3.10)意味着本书第1章图1-11-3利用农劳比概念揭示的当今世界和人类大历史中的非农化转型趋势可以准确地转换为用非农比概念描述的趋势,农劳比下降趋势及其降速可以准确地无歧义地转换为非农比上升趋势及其升速,我们在本书各章中用农劳比概念表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与问题都可以等价地转换为用非农比表述的文本。因此,若无失业,农劳比和非农比可以等价地用于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7] 一旦考虑失业,公式(3.10)不再成立,公式(3.3)重写为

          (3.11)     lt =1- lNt ut

农劳比和非农比不再能够等价转换。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概念作为研究的基本或常用概念。假如总劳动不变,转出农业的劳动力有两个去向:非农就业或失业;转入非农业的劳动力来源则是农业就业和失业。因此,选择农劳比意味着我们不考虑农业转出劳动力的去向,而仅仅关注劳动力转出农业与否。反之,选择非农比意味着我们不考虑非农就业的来源,而仅仅关注劳动力转入非农业与否:所以两个概念各有局限性。我们选择农劳比。它的缺陷是把转出农业后失业的劳动力依然归于农业劳动力转出者范围。它的优点是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个定性概念直接衔接。不过,即使考虑到失业,本书就农劳比展开的论述都可以利用公式(3.11)在保持原有经济学与数学基本逻辑的同时转换为用非农比表述的文本,额外需要的仅仅是仔细的逻辑推导和数据演算。

(注;由于表示“属于”的特殊符号在该网页上无法显示,谨用文字“属于”代替之。同时,分式亦无法正确显示,谨用“/”代表之。对此引起的不便,请读者谅解。)

注释:

[1] 劳动力兼业和劳动力在例如一年中部分就业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各国统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将这些劳动力分别计入农业或非农业或失业范畴。本文不涉及这些统计规则优缺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统计资料准确性问题。

[2] 参见例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3] 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分析往往假设不存在失业。该假设同时意味着lt =lEt。参见例如Solow1956,以及建立在Solow模型之上的几乎所有长期增长理论。

[4] 参见近年的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美国总统经济报告)的统计附录。

[5] 中国同时发布经济活动人口数据。用J表示经济活动人口,J=L+A= LAt+LNt+Ut+A,其中A为既不就业也不失业的经济活动人口A的存在使经济活动人口难以在经济学上加以定义,其数据亦无法进行国际比较,所以本文不用经济活动人口概念。在文献中,例如卢峰和杨业伟把农劳比视为农业劳动力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参见卢峰和杨业伟,2012

[6] 经济增长的长期分析不但通过假设无失业来排除ltlEt的区别,而且假设ltlEt仅仅存在下降趋势,基本不考虑它们在短期中上升的可能性,本书则容纳甚至强调ltlEt在下降和上升两个方向上波动的短期可能性。

[7] 所谓等价在这里指的是农劳比下降速度等于非农比上升速度,因此在经济分析中,农劳比和非农比只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3.3 农劳比”的一个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