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农劳比下降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指标和标准数据

3.4 农劳比下降速度和加速度

上一节定义的农劳比度量的仅仅是某个时点上农业就业和总劳动力两个存量之间的关系。它不直接度量农劳比下降或农业劳动力转移状况。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需要直接度量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念或指标。前面的图1.12.3分别用农劳比下降曲线表示世界和中国的非农化转型过程。这些曲线可以视为农劳比下降的时间高度曲线。如果说农劳比是描述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的适当指标之一,则一旦选定农劳比,农劳比降速和加速度将是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唯一适当指标。我们把农劳比降低速度定义为农劳比在两个相邻时点tt+1属于t规定的时段(t, t+1)属于t之内的变化量,把农劳比降低加速度定义为农劳比降速在两个相邻时段(t, t+1)属于t(t+1, t+2)属于t规定的时期内的变化量。令ha分别代表农劳比下降速度和加速度,[1] 在离散时间情形下,它们的定义分别是

(3.12)    ht,t+1≡-(lt+1lt)=-Δlt,t+1

(3.13)    at,t+1; t+1,t+2ht+1,t+2ht,t+1ht,t+1;t+1,t+2

t, t+1, t+2属于t(3.12)使用l是因为我们把劳动力转出农业视为正数。显然,由于l数据可以利用统计资料唯一且无歧义地计算出来,ha的数据亦可以唯一且无歧义地计算出来。在保持时段(t, t+1)属于t(t+1, t+2)属于t存在的同时无限缩小它们,w我们得到连续时间情形下ha的定义:

    (3.14)    ht≡-

                     =-dl/dt

    (3.15)    at

                     = dh/dt=- dl2/dt2

t属于t。式(3.14)(3.15)分别定义了农劳比下降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它们是用理论模型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时的核心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也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从对转移长期趋势的关注转变到对转移短期动态的探讨。[2]

为了理解农劳比下降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可以回顾第一章的图1-1。该图显示农劳比下降曲线和物理学中的落体曲线非常类似。它提示我们注意这两类曲线在数学结构上的一致性。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来说,速度尤其加速度的概念不可或缺。对农劳比下降的研究来说,速度和加速度概念亦不可或缺。事实上,本书后面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便是以这两个概念为中心展开的。

(注;由于表示属于的特殊符号以及分式在该网页上无法正确显示,谨用文字属于“与符号/“分别代表之。对此引起的不便,请读者谅解。)

注释:

[1] 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Todaro (1969) HarrisTodaro (1970) 先后用SN为符号代表转移量,后来的文献则用M代表之并相应地用m代表农业劳动力转移率。Todaro (1976) 也改用了M。本文用H代表转移量、h代表转移率的主要原因是在短期宏观经济分析中Mm已经广泛用于代表货币量及其增长率,而引入Hh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为了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行短期分析。

[2] 20多年前,Chenery在编辑《发展经济学手册》时曾经预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宏观分析虽然在当时依然缺乏理论基础,但将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所谓的发展经济学或者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造成他的预测落空的一个主要原因,应当是发展经济学缺乏建立理论基础所必需的核心概念和标准数据。参见Chenery, 199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