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应当如何认识华盛顿共识
1 .引言
•1989年(十年前)作者提出“华盛顿共识”。
•是总部在华盛顿的有关机构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建议的最小共识。
•是该共识引起拉美国家近20年的经济改革,而不是来源于对这些改革的认知的趋同。
•该共识现在作为“新自由主义”或“市场主义” 的代名词(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对该共识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共识的误解和世界发展机构失去权威(市场非万能)。
•本文的目的是:肃清错误认识及这种错误认识对改革的误导。
2 .“华盛顿共识”原义
2 .1 华盛顿共识:十条
•财政控制
•公共支出调整:优先支出高回报和能改变收入分配的项目,如医保、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
•税收改革:降低税率,扩大税基
•利率自由化
••实行竞争的汇率
•贸易自由化
•允许FDI
•私有化
•解除管制(进出口)
•产权保护
2 .2 对这“共识十条”的评论(十年后的今天)
• 财政控制、公共支出调整、税收改革:学者认同;从拉美国家的实践来看,
公共支出再定位的效果差一些。
• 利率自由化:Stiglitz 认为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六维中最后的一维,使得此项与金融自由化有关,作者认同;但Stiglitz最近有关金融自由化的观点强调东亚经济的成功来源于对相关行业的直接信用支持,这有很多争议,特别是东亚经济危机以来。
•竞争性汇率:表达不精确,本意是指以市场均衡汇率为基础,一定范围可调的汇率。东亚国家的实践说明这是可行的(东亚危机后,只有泰国这样做失败了)。
•贸易自由化:表达精确,却争议颇多。反对者认为东亚经济奇迹,至少部分国家,不是因为此项政策。
•允 许 FDI:东亚国家都还欢迎此项建议,自由韩国拒绝FDI。
•私 有 化:在华盛顿博得广泛支持,在其他地方争议颇多。在其他地方,对私有化的态度是划分左右派的试金石。
•解除管制(进出口):没有出现极化现象,最初由美国的温和派而不是由率先实行私有化的英国的撒切尔(右翼)政府提出。在东亚尽管有的国家在相反的道路上走得很远,还是有些国家是这样做的。
•产 权 保 护:在发展中国家,东亚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也最成功)。
2.3 评论的启迪
•一般来看:华盛顿共识是作者应Hans Singer 的邀请,在发展研究所的专题研
讨会上,就什么是拉美国家最适宜的政策问题所作的报告。
•从更深层次来看:华盛顿共识是对从华盛顿发源的对拉美国家改革的建议的浓
缩(此时保守派为学术主流)。
•从更长远来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关键不
在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不在与实物和人力资本,而在于这个国家所
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华盛顿共识可以认为是对那些能为改革提供支持的政策
建议的总结。
作者强调:华盛顿共识是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下、“华盛顿”会同意的、对拉美
国家改革的政策建议的最低公共部分(截至1989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推广到亚非
国家也可行。华盛顿共识是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任何时期的改革的政策宣言。
3 . 当前对华盛顿共识的几种用法
3 .1 华盛顿共识与市场主义
•最大限度的自由化、最快的私有化和在货币、财政方面的强硬
•建立在自由市场和货币政策基础上的政策处方
•加快贸易自由化、货币自由兑换、尽早减少管制
•自由化是唯一目标
•谋求自由放任的全球经济
•一种新帝国主义
以上的用法都是对作者原义的误解,不是市场主义。理由:
•在1989年,里根政府倡导的市场主义已经被制定最优经济政策的理念所取代,
人们已经了解什么理念能够生存。(不会走极端)
•作者原义中确实强调减少政府的作用,但那是因为当时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重视,只是一种策略行为。并不是要否认政府的作用与地位。
3 .2 华盛顿共识与新自由主义
•Stiglitz 用“新自由主义”替代“华盛顿共识”,并说:华盛顿共识是转型的教义,其极力推进凭证式私有化、主张快速私有化、缺少对竞争和社会与组织资本的重视。
•作者同意:对于私有化问题,正确实施比快速实施更重要。私有化能深化竞
争。社会和组织资本重要(作者的理解是指社会的凝聚力和好的制
度)。
•作者认为:凭证式私有化不是其原义,凭证式私有化不一定可行。共识没